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特色区域活动
摘要:
自主性游戏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活动形式,他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多方面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活动区(区域活动)活动作为自主游戏的主要活动形式,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已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的教育活动。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在前些年开展的活动区活动中,存在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误区,如:给幼儿一味提供美观、现成的活动材料,环境的创设也尽量向城市氛围靠拢。这样的结果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永远比城市的优秀幼儿园落后。最重要的是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东西给摒弃了。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出发打好基础。”根据我园的环境,我们从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注意尽量和孩子们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活动区
“创设有价值的活动区”是我们活动区开展的重要内容,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我园地处农村山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铸就了乡土氛围的形成,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条水沟、一丛野草、一块泥地、一块石头、田野里的萝卜、青菜、山林间的小道、野果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乡土资源来开展活动。在短短几年的实践中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乡村特色的区角活动,赢得同行与领导的好评。
一、活动区创设的依据
1、结合本园园本课程创设
我园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提出了“农村中心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于是我们在活动区的创设中紧紧围绕这个幼儿园的大目标来创设区域环境。如:中班就结合乡土特色课程创设了“乡里人家”活动区,把整个活动区分成五个大区:特色工业品店、美工角、结构区、美食屋、书屋。
“乡里人家”区域网络图
石头建筑书屋特色笋干
做青团蔬菜拼盘农家小菜
竹制玩具

麦杆、玉米杆制作美食屋
结构区乡里人家球拍店球拍袋
球拍设计球拍喷漆
种子、果壳粘贴美工区穿球拍
稻草粘贴

蔬果造型竹壳粘贴画

2、围绕幼儿年龄特征创设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区进行创设。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所以在小班活动区的创设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在小班主要创设了娃娃家、生活区、玩具区、编织区等。中班幼儿逐渐开始喜欢玩角色游戏,对周围环境开始关注,所以在中班创设的活动区主要体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如在中班主要创设了乡里人家(如上所示)。大班则体现人文与地理特征,突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人文环境。如在大班主要创设了“家乡球拍厂”、“竹奏乐器坊”、“种植区”、“民谣屋”等。通过这些不同活动区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活动的需求。
3、结合本班主题开展创设
区域活动有着集体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功能,是“乡土特色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课程的实施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乡土特色主题开展中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创设,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能力和个性,丰富活动的内容。下面主要介绍我们是怎样结合主题创设活动区的。
在小班开展的“秋天来到田野里”主题活动时,我们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开展活动。我们开展了《到田野去》、《采野花、野草》、《稻田中的游戏》、《农民伯伯在劳动》、《走田埂》、等活动。并结合此主题创设或生成区域活动,丰富主题内容。
首先我们结合主题对活动区进行调整,增设与主题有关的区域。如结合以上主题我们就创设了“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和“农果果”区角。在“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投放家长、幼儿、教师自制的稻草玩具供幼儿游戏。在“农果果”区角投放收集的番薯、玉米、萝卜、芋艿等农果,开展认知、分类等活动。同时对其他区角材料进行更换,用秋天的材料替代。如:
在编织区中我们利用在参观田野收集的稻草进行简单的编织活动(如打结,绕)等;
在美工区中我们利用采集来的野花野草进行插花活动;在幼儿对番薯、萝卜认知的基础上利用番薯、萝卜进行印画活动;
益智区:利用狗尾草发展幼儿感知觉的活动;
利用番薯、玉米等进行分类、比大小活动;
利用黄豆开展夹黄豆游戏和喂小动物活动;
体育角:利用稻草玩具开展草绳游戏、草棒接力、骑草马活动;
娃娃家:把挖来的野菜放在娃娃家中玩烧饭游戏;
我们的家乡是球拍之乡,我们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在中班开展了“有趣的球拍”主题活动在主题开展中我们结合主题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环境,将整个活动室创设为一个球拍工厂环境。有球拍设计车间、球拍加工车间、球拍喷漆(喷画活动)、球拍店等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资源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另外我们还在运动区提供各种球拍、羽毛球等材料,让幼儿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了解球拍更多的功用。在科学区提供球拍、乒乓板进行探索活动“谁能挡住风”。在计算区提供各种不同的球拍,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活动。
我们还利用废旧球拍布置墙设,在球拍上贴上“五官”布置“娃娃的心情”墙设。
我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毛竹之乡,我们利用这一资源在大班开展了“竹是家乡的宝”主题活动。在主题开展中我们同样也利用竹及竹制材料创设区域,增设了“亲子竹玩具展”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竹来制作玩具供幼儿玩。“竹的用处大”区角,通过幼儿收集的各种竹制品(如竹席、竹篮、竹椅等)了解竹的用途。更多的增加对竹知识的了解,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促进主题有效的开展。
二、活动区材料的收集
材料对活动区开展有着至关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在这一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向自己提出新的挑战。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和自主性,发展幼儿的积极情感。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孩子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那么,在我们开展的区域活动中非常注重乡土材料的运用,我们的材料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收集的。
途径一: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的。在幼儿收集的材料中主要是自然材料。自然材料,顾名思义是自然的它们是没有经过任何复杂的物理化学处理,向幼儿展示的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美。如:我们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带幼儿上竹山采集山上竹壳、竹叶。夏天带幼儿到小溪捡石头。秋天时在散步、认识秋天、秋游中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野花、稻草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果实、种子等还有稻穗、麦秸、玉米皮、棉花、各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芦苇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
途径二:通过家长收集
通过家长收集的活动区材料主要是在活动区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如“好玩的稻草玩具”区角的开展中我们发动家长制作稻草玩具,家长通过自己的制作,制作了许多稻草玩具有草垫、草绳、草榔头等。又如“球拍店”中我们又发动家长收集各种球拍开展活动。我们还发动家长收集了乒乓板、布条、竹制品、毛线等等一系列材料。
途径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活动区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活动区材料。如在“果宝宝”区角中通过教师收集了松果、麻栎果等一些野果。在编织区中采集棕榈叶等编织材料。同时也通过教师作用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活动区相适应的材料。如大班“竹的用处大”区角中教师首先制作了收集了一些常见的竹制品给幼儿一个感性的认知,然后我们引导幼儿一起收集自己所知道的竹制品并发动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竹制玩具,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活动区的材料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有了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途径四、通过社会收集
在大班开展的“民谣屋”区角活动中我们通过社会收集民间故事、民谣等素材把广泛流传与本地的传说故事、民谣运用到活动区当中,同时我们利用民间手工艺师傅的工艺水平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如在清明节时我们请会做青团的农妇教幼儿做青团,端午节到来时我们请他们教幼儿尝试包粽子,引导幼儿尝试做泥瓦匠、鞋匠等角色游戏。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收集的丰富的、生活的游戏素材为促进了我们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三、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1、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与材料之中,是区角活动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投放材料应有目的性。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中非常注重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比如在我们中班的美工区我们结合“乡土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课题目标投放了许多乡土特色的材料如:种子、石头、竹块、球拍、青开展了种子粘贴、石头画、竹印画、装饰球拍、做青团造型等活动。通过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体现本土材料带给自己的乐趣并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前,能够预先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投放。我们在活动区材料投放中也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如小班开展的“果宝宝”区角喂小动物活动时,教师准备的材料是经过精心考虑并细化分解的。在幼儿操作初期,教师提供的是小动物纸盒,幼儿通过自己的手将各种果子喂给小动物吃。接着提供小勺,让幼儿通过小勺乘给小动物吃。最后提供筷子,让幼儿尝试用筷子夹物。以上赘述可以说明,投放材料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说明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具有可发展性,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的构建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的作用。
3、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可以体现在两方面: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可选择的材料具有多样性和材料数量要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
如大班开展的“趣味编织角”中我们就提供了多种的编织材料有棕榈叶、稻草、竹壳、彩带、皱纸、毛线、纸板等,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意愿添加和满足,体现了活动区活动自主性特征。
同时我们也注重同一材料资源的共享性。如在我们各个年龄段编织区都投放了棕榈叶这种材料。小班利用棕榈叶打结、编手镯。中班同样利用棕榈叶这种材料编制糖果、小鱼等。而大班则利用棕榈叶编制长颈鹿、麻雀、带鱼等。

四、活动区的开展
在活动区开展中我们非常注重与乡土特色课程相结合,把课程内容容入到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中促课程的发展,促进幼儿个体对课程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材料提供的乡土特色
活动区名称材料提供活动内容
科学探索区(小班)麻栎果、橡子、松果、生姜、大蒜、毛豆、谷粒、番薯、玉米、萝卜、芋艿、野果等1、探索沉浮;2、按相同名称分类;3、比大小;4、辨别不同的声音(装在易拉罐里)5、好吃与不好吃(生成活动)等
(中班)粘草籽、稻草、石头、石磨、、蒲公英、狗尾草等1、粘草籽粘粘;2称石头、石头排序;3、神奇石磨;4、蒲公英飞到哪里去;5、痒痒的狗尾草
(大班)竹笋、萝卜、玉米叶等各种农作物的叶子、球拍、乒乓球、1、笋的结构(解剖笋)2、好吃的萝卜(探索萝卜的各种吃法如:腌萝卜;3、比较各种叶子探索叶子的不同特征;4、有趣的球拍(探索套子、三通等球拍配件的用途、探索球拍线的制作及材料来源等5、乒乓球鼓起来了
体育角竹梯、竹席、竹圈、竹棒等竹制玩具;草绳、草垫、草棒等稻草玩具利用这些材料开展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如走竹梯、旧席妙玩、草棒接力等
音乐角竹奏乐器(如竹制腰鼓、竹琴、竹笛等)种子沙球(将各种种子分类放进易拉罐制作成沙球)利用竹奏乐器、种子沙球为音乐陪奏


从上表可知我们在活动区材料的提我们提供的是一系列乡土的材料这样的好处是:1、与“乡土特色课程”相迎合,也突出了我们区域活动的特色;2、方便我们农村幼儿园材料的收集(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3、节省农村幼儿园的资金(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资金不富裕,利用自制的乡土玩具节省了幼儿园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借助这些材料也能很好的达到教育的要求。(如我们用竹奏乐器替代了三角铁、木鱼、腰鼓等现成精美的乐器,幼儿在欢乐的敲打竹奏乐器的同时,音乐感节奏能力也随之增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活动内容的乡土特色
活动内容的乡土特色主要是指区域活动中活动内容的乡土特色。
比如在“秋天来到田野里”主题开展中幼儿对稻草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在体育角活动开展中增设了《我们都是稻草人》游戏内容,游戏的规则与《木头人》游戏规则相仿,当幼儿念完:“我们都是稻草人”后,迅速摆一造型停止不动,待有人说:“风来了”幼儿又可自由做各种动作。又如我们结合家乡传统节日三月三增设的活动内容有《逛集市》《做社戏》等。
我园在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活动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创设了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渐渐的形成了本园的特色------乡土的区域环境、乡土的活动材料、乡土的活动内容。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教育2000年9月
《田野课程观念与实施》中国和平出版社
《走进幼儿活动区角》
《浙江省幼儿园区角活动资料汇编》

中国儿童教育网www.cnfirst.net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谢谢大家的支持了,因为你们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