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可以降血压,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茶叶为高钾食品,以绿茶为例,每100克可食部分含钾量达1661毫克,而含钠28,2毫克,其K因子为58.9,如珠茶、甲级龙井、石槐茶、绿砖茶等的K因子均大于50;半红半绿茶铁观音的K因子为187,4,红茶的K因子为142.2,受检花茶的K因子高达205.4。
山楂,又名红果、酸查、猴楂、山里红等。它既食亦药,营养、药用价值均高,咀嚼后耐人寻味的酸中带甜、甜润爽口、酸入肺腑的舒心感,极受人们的宠爱。中医学认为,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具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瘀、收敛止痢、降压去脂等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积食、高血压、冠心
玉米须,又称棒子毛、玉麦须、玉蜀黍蕊等。中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具有利尿、清热、利胆、降压、降血糖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肾病综合征水肿、急慢性泌尿道炎症、胆囊炎、肝炎、糖尿病等。玉米须含糖、脂肪油、树胶样物质、挥发油、有机酸、生物碱、苦味甙、皂甙、隐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K
  荷叶,既食亦药,具有较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受历代医家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荷叶性平味苦涩,入心、肝、脾经,具有清暑利湿、清头目、止血、散瘀除烦等功效,适用于中暑、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各种出血等。荷叶含莲碱、荷叶碱、原荷叶碱、亚美罂粟碱、N—去甲基荷叶碱、槲皮素、莲甙、酒石酸、柠
菊花,又名菊华、茶菊、秋菊、九菊等,它的颜色、形态各异。菊花之所以珍贵,除观赏价值外,还在于它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中医学认为,菊花性凉味甘苦,入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利血脉、去心烦等功效,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心胸闷热等,这与高血压病症完全一致。菊花的食用方
柿叶、柿饼、柿子,既食亦药,有较好的食用、药用价值。柿子含蛋白质、脂肪、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单宁酸、果酸、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B、维生素C、钾、钠、钙、磷、铁、锌、锰、碘等,故为营养成分丰富的食物。柿子、柿饼含钾量均远高于钠,为高K因子食物,柿子的K因子为188.75,柿
罗布麻叶,是近年来研究得较为深入的一味药食兼用降压品。中医学认为,罗布麻叶性微寒味甘苦,归肝、肾经,具有平肝安神、利水消肿、止咳平喘、清火降压、强心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高血压病等。罗布麻叶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罗布麻叶主要含黄酮甙、酸性物质、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甙
绞股蓝,又称七叶胆、五叶参、甘茶蔓等。绞股蓝,既食亦药,具有较好的食用、药用价值。中医学认为,绞股蓝性平味微苦,归脾、胃、肺经,具有益气补脾、扶正抗癌、化痰降浊、去脂降压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癌肿、体弱等。绞股蓝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含绞股蓝皂甙、商陆素等黄酮类
枸杞子,又称杞子、枸茄子、血杞子、枸杞豆等。枸杞子全身是宝,集食疗、药用、养生、观赏于一体,备受历代医家和老百姓的喜爱。中医学认为,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益精血、补肝肾、明目、降压等功效,适用于遗精、高血压病、视物模糊、糖尿病等。枸杞子所含营养十分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
黄芪,原名黄耆,既可养生,又能治病,是从古至今既食亦药的典型代表,黄芪粥、黄芪炖鸡等,深受人们喜爱。中医学认为,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表虚易感冒、自汗多汗、脾虚泄泻、胃下垂、子宫下垂、高血压病等。黄芪含糖、黏液质、胆碱、
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症见眩晕头痛、心悸健忘、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暗,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少,脉弦涩等。宜采用活血通络、平肝降压等治则,以下足底穴涌泉敷贴方,可酌情选用。 (1)白花蛇3条,葛根1 5克,蜈蚣、地龙、蝉蜕各9克,土鳖虫6克,元胡6克,三七3克,姜汁适量。前8味共研为末,和匀
治疗高血压病的足底敷贴通用方,有以下一些,可酌情选用。 (1)天南星3克,附子2克,米醋适量。前2味共为末混匀,用米醋调成浆糊状,分别敷贴于两侧涌泉穴,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一般于每晚睡前敷贴,次日早晨去掉,连用10次为1个疗程。本方具有祛风散寒、引热下行、降压止痛等功效,适用于各型高血
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症见头昏目眩、头痛面赤、烦躁易怒、便秘尿赤、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等。宜采用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等治则,以下足浴方,可酌情选用。 (1)菊花40克,夏枯草36克,桑叶30克,钩藤20克。各味先用水浸泡30分钟,水煎30分钟取汁,趁热洗双脚,每次洗20~30分钟,可洗1~2次
何首乌,又称首乌,素有黑、白之分,其实用、药用价值较高,受历代医家重视。中医学认为,首乌性微温味甘苦涩,IJ]肝、肾经,具有养血滋荫、润肠通便、补肝肾、益精血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须发早白、神经衰弱、便秘等。何首乌所含成分十分丰富,主含蒽醌类化合物、粗脂肪
灵芝,俗称灵芝草,人们把它比作吉祥和美好的象征,认为灵芝能治“百病”,是救命的仙草,可“起死回生”,甚至使入“返老还童”,故又有“长寿草”、“神仙草”的美称。中医学认为,灵芝性微温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具有益气去烦、补肝固肾、养心安神、止咳平喘、去脂降压、强身健体等功效,适用
脾虚肝旺型高血压病宜采用健脾利湿、清热化痰、平肝安神等治则,以下足浴方,可酌情选用。 (1)黄芪、茯苓、法半夏各15克,磁石、石决明各20克,乌药10克。将药用水浸泡30分钟,水煎取汁,每晚睡前趁热洗浴双脚,并配合按摩脚底涌泉穴,每次20~30分钟。本方具有健脾利湿、燥湿化痰、平肝降压等功效,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宜采用滋肾养肝、平肝降压、清热安神等治则,以下足浴方,可酌情选用。 (1)磁石50克,炒酸枣仁45克,钩藤30克,生地黄20克,川牛膝18克。上药加水浸泡30分钟,水煎取汁,趁热于晚上睡觉前泡洗双脚,每次20~30分钟。本方具有滋阴降火、平肝降压、宁心安神等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
痰浊内蕴型高血压病宜采用化痰降浊、平肝降压等治则,以下足浴方,可酌情选用。 (1)荷叶、菖蒲各60克,川牛膝24克,天麻20克,冰片少许。前4味加水浸泡30分钟,水煎取汁,再加入冰片搅匀,趁热洗浴双脚,每日1~2次,每次洗20~30分钟。本方具有化痰降浊、平肝降压等功效,适用于痰浊内蕴、脾虚肝旺
绿豆,又称青小豆,既食亦药,其营养丰富,不仅可代替粮食、饮食充饥,而且在夏秋煮成绿豆汤、绿豆粥等饮用,可起消暑止渴、使人神清气爽的作用,故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中医学认为,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益气除烦、养心去风、降压去脂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泻痢、痈肿丹毒
豌豆,又称青小豆、麦豆、寒豆、荷兰豆等。豌豆有青老之分,青嫩者,皮色翠绿喜人;肉质脆嫩可口,味道鲜美清纯,可炒、可烩、可熘、可煮,均可获得奇妙的食味;老的可作馅、作糕、饼、点心、粉丝等;还有豌豆苗,被视为清香可口的佳蔬。中医学认为,豌豆性平味甘,具有益脾和胃、生津止渴、和中下气、
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宜采用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等治则,以下药枕方,可酌情选用。 (1)草决明、牡丹皮、生石膏、冬桑叶、紫草、白菊花、夏枯草、苦丁茶、荷叶、川芎、晚蚕沙、青木香、石菖蒲各100克。将各味分别晒干,研为粗末混匀,放入纱布袋缝好,装入枕心,制成药枕使用。本方具有清热平肝、降压
肝风内动型高血压病,症见血压升高,脑晕、头痛较重,脑响耳呜,视物昏花,唇舌、肢体麻木,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宜采用平肝熄风、清肝降压等治则,以下药枕方,可酌情选用。  (1)天麻200克,罗布麻叶30克,钩藤1 500克。各味分别晒干,共研为粗末混匀,装入纱布枕心缝合,制成药枕使用。本方具有平
脾虚肝旺型高血压病,宜采用健脾化痰、平肝降压等治则,以下药枕方,可酌情选用。 (1)荷叶250克,桑叶200克,石菖蒲100克,天麻80克。各味分别晒干,粉为粗末混匀,用纱布包裹缝好,做成薄型枕心,置于普通枕心上,制成药枕使用。本方具有健脾化痰、熄风定眩、平肝降压等功效,适用于脾虚肝旺、痰浊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宜采用清热滋阴、平肝降压等治则,以下药枕方,可酌情选用。 (1)白菊花、艾绒、夜交藤、虎杖各100克,牡丹皮、枸杞子、白芷各30克,冰片10克。前5味与白芷分别晒干,粉为粗末,与冰片及晒干的枸杞子混匀,用纱布包裹、缝好,制成薄型枕心,置于普通枕心的上层,制成药枕使用。本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宜采用滋阴助阳、平肝降压等治则,以下药枕方,可酌情选用。 (1)黄精、白芍药各500克,黄芪、仙茅各400克,枸杞子300克,冰片20克。前4味分别晒干,研为粗末,与冰片及晒干的枸杞子混匀,用纱布包裹、缝好,装入枕心,制成药枕使用。本方具有温肾助阳、滋阴填精、平肝降压等功效
页次:7/10 每页25 总数22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