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原名黄耆,既可养生,又能治病,是从古至今既食亦药的典型代表,黄芪粥、黄芪炖鸡等,深受人们喜爱。中医学认为,黄芪性微温味甘,具有补气升阳、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表虚易感冒、自汗多汗、脾虚泄泻、胃下垂、子宫下垂、高血压病等。黄芪含糖、黏液质、胆碱、甜菜碱、叶酸、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中含氨基酸17种,含微量元素21种,以铁、锰、锌、铷等含量较高。动物实验发现,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水煎剂灌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可使血压上升幅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黄芪还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用。对血小板凝集具有明显降聚作用,在黄芪所含微量元素硒的协同作用下,可降低脑血栓、动脉硬化的死亡率。中医学认为,黄芪“秉性纯阳”,凡“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此点在应用中应引起重视。黄芪治疗高血压病的饮食调养方如下,供酌情选用。
(1)黄芪20克,枸杞子、当归、大枣各15克,瘦猪肉片50克,湿淀粉适量。黄芪、当归水煎取汁,待用;枸杞子、大枣、肉片入锅、加水煨煮30分,至肉片熟,加入黄芪、当归汁调匀,用湿淀粉勾芡即成。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益气活血、滋阴降压等功效,适用于老年性气虚血瘀性高血压病等。
(2)黄芪、大枣各15克,鲜山药、粳米各100克。黄芪水煎2次,每次煎20分钟,合并2次药汁待用;山药去皮洗净,切剁成糜糊状,入碗待用;大枣、粳米淘洗干净,入沙锅加水煮粥,粥将成时,调入黄芪汁及山药糊拌匀,改用小火煨煮至沸,继续煨煮5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食。具有温补脾肾、滋阴降压等功效,适用于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等。
(3)黄芪300克,决明子50克。将两味洗净,烘干,共研为末和匀,贮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5克,用米汤送服。具有益气健脾、平肝降压等功效,适用于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等。
(4)黄芪10克,枸杞子20克。将2味混匀,分成2份,待用。每日1剂,分2次使用,每次取1份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75分钟,代茶饮用,冲淡为止。具有滋补肝肾、利水降压等功用,适用于中老年虚弱性高血压病等。
(5)黄芪1000克,蜂蜜500克。黄芪片拣去杂质后洗净,放入沙锅,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30分钟,合并3次药汁,再放入锅中浓煎,以小火熬至浓稠状,调入蜂蜜和匀,继续煎熬至滴落成珠时离火,晾凉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1汤匙(约25毫升),温开水送服。具有温中补气、滋阴降压等功效,适用于中老年气虚性高血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