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内容如何体现发展幼儿思维的要求
时间:2022-10-11 17:10:30
数学教育内容如何体现发展幼儿思维的要求
多年来,我国幼教工作者对数学教育发展幼儿思维的研究,多从改革数学方法着手,探索和创造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经验。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尚未见到从数学教育内容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研究成果。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是否具有发展幼儿思维的积极因素?这积极因素又是什么?有人主张扩大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增加知识量,如学习20以内加减,甚至乘除等,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我们则提倡走质的提高的道路,主张在不增加现有数学教育内容范围的前提下,发掘出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内容方面的积极因素。
根据上述我们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观点,并经过多年对学前儿童掌握有关数量关系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的数量关系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利因素。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是数学本身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反映。例如,自然数列中的等差关系:在从l开始的依次排列的数列中,任意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大1,比后面一个数小1,可用n士1表示,这就是自然数列中的关系,它体现了自然数列的本质特征及规律。如果幼儿理解了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不是教给孩子这些数学的专门术语,而是以幼儿能理解的语言予以表述:在排好的从1到IO的数当中,不管哪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多1,比后面一个数少1),在此基础上,就能按照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去认识20以内,甚至百以内的数。这就是一种运用规律(原理、原则)进行推理的智力活动。幼儿掌握了诸如此类简单的数量关系,我们就赋予儿童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智力上的潜在能力。这就是数量关系是发展幼儿思维的积极因素的本质所在。
另一方面,掌握数量关系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同步增长。因为幼儿要掌握一些数量关系,需具有相应的思
推荐文章
-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 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能力
-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小班科学教育的探索
- 关爱环境 珍爱生命
- 幼儿自然科学的学习特点与指导策略的研究
- 为幼儿开展科学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
- 反思---对科学教育的促进
- 科学教育中如何引导幼儿探索
- 游戏促进科技活动的发展
- 关于幼儿早期科学素质培养的几点构想
- 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原则与方法
- 科技活动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
- 数学教育内容如何体现发展幼儿思维的要求
- 如何在小班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精神
- 展望奉贤美好的未来
- 大班科学活动:纸棒变变变
- 婴儿敲打有名堂
- 添加辅食时易犯的错误
- 我与文明同行――做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 小班科学教案《让玩具动起来》反思
- 琴艺馆朋友圈文案33句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发展幼儿思维逻辑的中班科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
- 体育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 幼儿社会性发展在科学教育中的体现
- 发展幼儿的思维有序性的大班数学活动
- 如何管理好幼儿园系列:全力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 应对挑战 开阔思路 谋求发展――在2004年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报告
- 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是促进幼儿发现式学习的重要保障
- 把握现代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创造性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 幼儿数学教育中数的教育内容的一些个人看法
- 利用数形结合教育发展幼儿形象思维
-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幼儿探索求知教学: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 体育活动:双脚夹包跳 -发展幼儿双脚向上跳的能力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