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热和散热教案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吸热和散热教案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吸热和散热教案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3、吸热和散热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散热材料和隔热材料,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

2、能够从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现实发生的事情中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分类,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保温瓶,瓷杯,玻璃杯,不锈钢杯,温度计等。

2、分组实验材料:烧杯,瓷杯,不锈钢杯,保温杯,塑料杯各1只,温度计3根,泡沫,棉花,碎布料,热水若干,纸盒,雪碧各1个,直尺,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活动过程

1、测量不同杯子里的水温度下降的快慢

(1)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跑,在每个桌上有3只不同的杯子,如果分别倒满热水,它们的温度下降得一样快吗?

(2)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小结:不锈钢杯子中的水下降得最快。

(5)讨论:3只杯子里的水温度下降得不一样快,说明了什么?

(6)学生汇报,小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活动注意点:

(1)在实验前,可以针对“温度下降得一样快吗?”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如还需使用什么仪器,怎样使用,时间是否需要相等,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条件。

(2)学生汇报时可多找几名同学,防止因错误使用温度计而得出不正确的结果。

2、把身边的物品按传热本领的大小分类

(1)谈话:根据你们的经验说说哪些材料的物体传热的本领大,哪些材料的物体传热本领小。

(2)设计证明自己想法的方案。

(3)分组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类。

(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传热本领特别大的材料有哪些?

活动注意点:

(1)提供的材料种类要多,覆盖面要广,必要的话,也可由学生自备。

(2)学生在分类前,教师应该提出“按传热本领的大小分类”的要求。

3、利用感官触摸、观察身边的物体

(1)让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摸教师里的不同物体(要求:两只手摸的物体不同)。

(2)汇报自己的感觉。

(3)说说摸哪些物体的感觉是相同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将刚才摸的物体分类。

(4)让学生摸一些典型的物体:金属,玻璃,棉布类。

(5)讨论:哪些物体的传热性能较强?哪些物体的传热性能较弱?

(6)讨论传热性能的快慢和散热的快慢的关系。

活动注意点: 

(1)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物体去感觉。

(2)分类归纳的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得出。

4、设计并制作保温杯

(1)提出要求:怎样让热水凉得慢一些?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科学活动手册》上画出设计图。

(3)教师向学生提供有关材料。

(4)学生动手制作保温杯。

(5)测试简易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6)汇报制作情况(效果好的和差的同学各一些)。

(7)对自己或别人制作的保温杯提出改进意见。

(8)学生把改进后的保温杯设计图画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活动注意点:

(1)设计保温杯体现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因此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

(2)教师要尽量多准备一点材料,材料越丰富,越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5、了解常见的散热材料和隔热材料

(1)布置课后活动任务:了解课本上和课堂上没有提到的材料的传热本领的大小,并把了解到的情况记载《科学活动手册》上。

(2)观察家中常见的传热快的材料和传热慢的材料,了解它们的用途。 

(3)另行安排时间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并可针对不同的结果进行探究。

活动注意点:调查了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要强求某种方式。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