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教学设计 13.《夏 感》 【教学目标】 1.感情饱满地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4.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学习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5.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秋天》教学设计1 14.《秋 天》 【教学目标 】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15.《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5.了解诗
《化石吟》教学设计1 16.《化石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 17.《看云识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培养学生观察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1 19.《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
岳飞 一、 教学构思 本文是初一下七单元的一片文言文,今天的学生对民族英雄岳飞了解不多,加之这篇文言文语句比较深奥。估计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因此拟采用活动式教学设计。用活动作载体,通过诵读、品味和讨论、点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生动活泼地理解课文。感受岳飞的高尚品质。 二、 教学目标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课时 一、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2.利用课文中的情节,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小弗郎士变化中表现的爱国感情是本文
散步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性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4、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
木兰诗 轻松说课: 前面已经说过,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诵,而且要当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这首诗尽管长达330字,也要当堂背下来。当堂能背,而且背得准确无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要点如下: 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如果学生中有人在课前就背了下来,也要请
卜算子咏梅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卜算子、咏梅”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情感目标: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沁园春•雪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喜欢诗词作品,在课后学习中能主动阅读自己喜爱的诗人的其它作品。 2、能熟练地使用古汉语词典,掌握古诗词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能有感情的诵读诗词作品。 3、能初步掌握诗词中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简单了解本单元主要内容。 本
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2。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3。听《命运》第五交响曲,感受乐内涵,初步感知贝多芬的命运及抗争精神。 4.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5。理解难懂句子。 教学重点: 目标1和目标4 教学难点: 目标2和目标5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2、 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 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4、 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5、 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此种一些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3、掌握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二)能力目标: 1、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
天上的街市 ※ 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重点 (2)赏析形象优美的诗歌语言。 重难点 能力目标 (1)学习联想与想象的的创作手法。 重点 (2)学习诗歌朗诵技巧。 情感目标 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延伸点 ※ 教学设想 在我国,朗诵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诵其诗,读其书”(《孟子》)说明朗
《马》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下面,我将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及学情 《马》节选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着作《自然史》,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
一个人的遭遇 一,导入: 在我们看过的几部影片中,我们知道战争留下了太多的创伤,在战争中,我们应把目光放在谁的身上呢?谁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学生各抒己见,但基本上都是士兵啊,烈士啊,敌人啊等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它会让我们知道在战争年代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谁。 二,学生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本文的线索
国宝----大熊猫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二、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
松鼠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2、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根据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3、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4、了解作者描述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理想》教案 一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二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的 诵读品味,体会写景的精妙和作者的感觉,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理解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 教学程序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 2.诵读法。 3.作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媒体设计 配乐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字词、作
丑小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认识“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这4个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品词、造句的能力;想象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 3、丑小鸭的成长过程
考试作文如何写得快,写的好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如何做考试作文 一、考试作文怎样才能写得快? 中考作文是限时作文常见一些考生的作文草草结尾,甚至只写了半篇,这显然是没有分配好考试时间,作文时间不够造成的。所以,除了要注意科学分配考试时间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速度。 那么怎样才能写得快呢?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