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疑”到“学”的距离

从“疑”到“学”的距离

从“疑”到“学”的距离

  

从“疑”到“学”的距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易引起定向的探究反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天空、泥土、飞鸟,甚至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追问的对象。他们的小脑袋里不时会冒出一个个“为什么”,有的问题也许显得幼稚可笑,有的问题也许缺乏逻辑,如果此时,因为孩子的问题缺乏价值而对孩子的提问听而不闻,漠然处置,或束手无策,蜻蜓点水,甚至嘲笑、不耐烦。殊不知正是这些“什么”和“为什么”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通往天才的道路。牛顿不也是提出“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滑稽的问题而发现万有引力的吗?在你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视中,孩子的求知欲在一点点的消磨,孩子不再提问了,等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灵动的孩子已对周围的一切见怪不怪,习已为常时,天才也离开我们越来越远了。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的提问,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回应他们,并不断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孩子的智慧之源,永不枯竭。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发问题

罗杰斯说:“我知道我不能将任何东西都教给学生,我只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促使他学习的环境。”一个能够促使幼儿学习的环境,是一个能引发幼儿思考的环境,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生成问题。在物的提供上要丰富多样,开放自然,并动态呈现,要随着孩子的兴趣需要和教育需要相适应的适宜变化,投放的材料要适合幼儿的活动方式。同时,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关注环境变化,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才能发现问题。在精神环境上,师幼间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师不断支持幼儿,鼓励幼儿。孩子们才会无拘无束的在来园活动中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自由活动中,乐于参与;在户外活动中善于捕捉;在区域活动中尽情摆弄操作;在集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