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学校的“封闭式管理”

质疑学校的“封闭式管理”

质疑学校的“封闭式管理”


儿童是春天的使者和自由的象征。完整地体验真实的美好生活,与周围世界建立起全面的联系,应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时髦的背后是什么? 
 
  近10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封闭式管理”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的一种时尚。最初是一批办学理念“先进”的私立学校,在追求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同时,声称实行封闭式管理;随后便是一大批资深的公立学校所办的“校中校”,也纷纷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时之间,这种管理方式竟成了管理的“现代化”和学校先进的标志,被许多人所称颂。时至今日,许多一般公立学校也在模仿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俨然成了众多学校的贴金招牌!这么时髦的管理学新词汇,我们很想弄清楚它的真正内涵。直白地说,“封闭式管理”就是关起“门来办学”以及严格的制度管理。学生被限制在学校的深院高墙内,除周末或学校圈定的少数几个"放风"时段外,不能踏出校园半步,社会各类人员也休想轻易进入学校。学生在校还必须严守一大堆学习与生活制度,而这些制度又往往与严厉的惩治直接挂钩。还有一种“准封闭式管理”,它比“封闭式管理”稍有放松,但其追求的方向也是关起门来办学,学校被人为地阻隔于社会之外。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校园的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学校生存状态,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状况。与“封闭式管理”的倡导者的初衷相违背的是,正当“封闭式管理”越来越成为时尚的时候,恶性事件为其敲响了警钟:2000年上半年,在湖南某个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一初中部男生因无法忍受学校严厉的生活处罚制度而受到同宿舍同学的歧视和排斥,竟以死来解脱;几乎与此同时,另一所实行"准封闭式管理"的学校的学生因太想感受一下校外的生活气息,不顾禁令,欲翻墙而出,结果一学生摔成重伤,躺在医院久治不愈;更多的学生在封闭式管理下出现了紧张、不满、颓丧和反抗的情绪。所有这些,不得不使人们反思:“封闭式管理”的合理性到底何在?它带给学生的是什么? 
 
  “封闭式管理”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们信誓旦旦地向人们保证过“封闭式管理”的种种好处: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消除社会种种丑恶现象或消极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等等。那么,“封闭式管理”给学生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呢? 
 
  1.它割断了教育与社会和家庭的必要联系,限制了儿童的“生活世界” 
 
  教育本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并非学校所能单独承担。对于学生来说,学校与社会、家庭一样,只是其生活的场所之一,而且这一场所只有与其他场所保持密切联系,实现精神性的沟通与互补,才能保证学生生活的完整和人格的健全。但是,“封闭式管理”却高举利斧,将学校与社会及家庭一分为二。在学校这座孤岛上,学生与世隔绝,其生活世界被强行划定:生活中没有了旷野里清新的空气,没有了市井的嘈杂与社会的风云,全部的生活内容只有两个字--学习。人的发展的丰富性,根源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性。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建立丰富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封闭式管理”剥夺了儿童生活世界中的社会部分与家庭部分,又怎能造就出健全的儿童? 
 
  2.“封闭式管”将学校变成了“军营”,扭曲了儿童的本性 
 
  什么是儿童?儿童是春天的使者和自由的象征。他首先是个“自然人”(卢梭语),天真而活泼。他是快乐的、舒展的,也是生机勃勃的。他探求于自然,好奇于社会。完整地体验真实的美好生活,与周围世界建立起全面的联系,应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然而,“封闭式管理”把学校变成了“军营”,将这一切击得粉碎!军营是人类绝对制度化的产物,在这里,等级代替了平等,自由被让位给服从,个人被完全交给集体,所有的人均以“匿名化”的方式存在。“封闭式管理”下的学校就像是一座“军营”,一切都在监控之中,把儿童安置在固定的轨道中,时间被排好,空间被划定,让儿童绝对遵从于学校及其纪律。学校不再是"本我"的家园,不再是儿童放飞自己的福地,而是成为了快乐的剥夺者、儿童世界的主宰者。儿童入学后不久,先前对学校的憧憬大多为恐惧所取代,他们不再舒展,更失却了天真与烂漫。教育的民主丧失殆尽,学生被管束得宛若垂暮的老人。学校到底凭什么将儿童抛掷于"牢笼",教的权力凭什么如此扩张,以致剥夺儿童的生存自由? 
 
  英国教育家威尔逊指出:“如果你追求主人-奴隶制度,你只需要一些规则和鞭子;如果你追求自由,你就需要各种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信息、选举、争论、程序、规则等的有效性。”“封闭式管理”下的学校只拥有"规则"和"鞭子",它还能追求什么呢?"救救孩子!"鲁迅在近百年前所发出的呐喊似乎不仅是对当时时局的抨击,而且更像是专门为今天的教育准备的! 
 
  能否换一种思路? 
 
  近20年,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冲突、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确实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问题也确实令人担忧。“封闭式管理”的倡导者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其初衷是好的,但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是否非要靠“封闭式管理”不可,“封闭式管理”又是否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换一种思路。  
 
  “封闭式管理”的倡导者假设,“封闭式管理”使儿童与家庭生活相分离,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实践证明,并不是家庭生活就不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关键取决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封闭式管理”的学校,也并不一定就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些实行“封闭式管理”的贵族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优厚的保育化环境,反而养成其生活的优越感与依赖感,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生活自理与儿童的自律相联,而真正的自律应以自由为前提,封闭式条件下的强迫性"自律"不是真正的自律。靠封闭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也无法养成儿童的生活自主性的。因此,学校必须走向开放。 
 
  在如何对待社会问题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的问题上,也应换一种思路。以前我们秉承“孟母三迁”的传统,消极地躲避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不良影响,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构筑一堵高墙,试图给学生构建一座“温室”,找到一块“净土”。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孟母还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在社会高度发达、人的交往极度丰富、信息传媒无孔不入的今天,“温室”和“净土”已不复存在。况且,许多事实已证明,“封闭式管理”并不能阻挡社会不良因素对学校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虽有可能给学生以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价值冲突和社会问题对于学生体认社会文化的多元,确立主体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实现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与认同,选择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现实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倡导“封闭式管理”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学生缺乏免疫力。问题是:在“净化”了的环境里,学生的免疫力又怎能提高呢?“封闭式管理”要么使学生惟命是从、惟书、惟上,要么使学生言行不一、阳奉阴违。 
 
  有鉴于此,学校必须拆除“围墙”,走向社会,引导学生辨别毒草,拒绝毒草。“封闭式管理”是逃避,是退缩,这是学校教育无能的表现。学校教育应直面社会问题,与社会变革保持一致。正如杜威在100年前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