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的基本概念
自主性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自主性?自主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按词义解释就是不依赖于他人,不受他人的干涉和支配,自我判断,自我行动,一般我们是从自主的态度和自主的行为两个方面来描述自主性的。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自信心等;社会恃注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
儿童最初的自主性萌芽能否得到保持和发展,取决于成人对他的培养和教育。这就涉及到家长的态度和做法的问题。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培养儿童自主性对于他未来成长和人格素质的重大意义,从而正确理解儿童的自主性要求;其次,家长和教师应该意识到身负着培养自己子女乃至一代人的基本素质的重任。可以说,孩子们将来有没有良好的自主性素质,其大权是握在幼儿家长和教师的手中的。因此这种责任感的意识至关重要。遗憾的是,至今有许多家长,甚至一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最后,才是怎样培养孩子自主性的问题。
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要解决儿童观和教育观问题。
在儿童观上,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孩子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是一块白板,好画任意的图画。相应地,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也是灌输式的,不少家长和教师部认为,我是教育者,你得听我的,我让你怎样,你就得怎样。但事实上,孩子是一个主动的发展者、主动的学习者。孩子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就如同人体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合胃口的食物才容易被消化吸收,转变成自己身体能利用的养分。和孩子原有认识水平相适应的知识才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在探究中不断理解,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因此,在教育中,不但教师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反应也在影响教师。应该把教育看成是双向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育者在教孩子的过程,还需要不断了解孩子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思路和方案,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学习更为积极主动。
解决了指导思想问题之后,具体该怎样做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工作呢?
第一,不要阻碍他们自主性的发展。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欲望、要求都很鲜明,而且愿望与行为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当他们的欲望和要求受到成人的阻碍而不能实现时,这种心理受阻就会转移到情绪上,焦躁不安,易
- 让幼儿在快乐中主动探索
- 学习《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之感
- 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
- 二期课改与幼儿科学教育实践研究
- 创设探究的学习氛围,营造以幼儿为主的学习环境
- 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 方案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转变
- 主题教育活动实践经验
- 主题课程中幼儿参与式学习初探
- 自主性的基本概念
- 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 谈我园贯彻《纲要》实施课改的几点体会
- 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
- 关注幼儿发展 提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 妈妈的礼物
- 一束鲜花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家乡美丽的小河_小学生作文:三年级
-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规则的几点思考
- 在娘家舒服自然的句子180句
-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奥运火炬“祥云”》反思
- 寓意好的公司名称大全154个
- 教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教案
- 怎样和幼儿玩游戏: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 怎么教好幼儿园游戏课:浅谈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 幼儿游戏课怎么教:自主性游戏开展的研究
- 促进幼儿良好自我概念形成的活动设计(二)
- 促进幼儿良好自我概念形成的活动设计(一)
- 幼儿园表演游戏论文:自主性游戏的实验和研究
-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黄爱华关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实例
-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对我校自编校本英语教材的理性思考
- 关于学生自主性的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