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磨课说“不”

对磨课说“不”

对磨课说“不”


    如今,在许多地方的许多学校,“磨课”已经成为一种热潮。每次教研课、优质课、赛课、观摩课、考核课、联谊送教课……都非得“磨”上两遍、三遍甚至更多遍不可。作为学校(或学科教研组)一级组织的集体性推敲教学设计的教研活动,一次好的磨课能较好地发挥教师同伴互助的作用,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教学智慧的提升。毋庸置疑,好课是“磨”出来的课,是“雕”出来的课。君不见,好课“磨”你千遍也不厌倦吗?教师的课堂设计、引领技术在反复地“磨”中渐臻完善,并达到艺术的层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倘若跳出教师层面,站到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这头,深入思考一下,便会发现,这样的磨课其实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
    
    一、 磨课“磨”薄了学生的“双基”底子
    
    但凡磨课,多是为了比赛、展示等公开课。在语文学科上,存在着“选择第一课时,做第二课时事”的状况。一上来就“英雄不问出处”,不去了解全文的整体,不去把握事件的起因结果,不去触及人物情感、性格形成的来龙去脉,便抽取课文片段,作语段的深入解读、体验感悟,以期从中体现教师的设计水平,展示教学引领风采。反复磨课,也是为了达此目的。特别是一些中高段的课,字词、读通读顺、整体感知等基本功都作为可有可无的附带品、点缀物,用得着时提一下,用不着时难觅踪影。而且,普遍重视在第一课时将课文人文要求提高到第二课时的高度,让人感觉虽然只学了其中某一部分,但课文已经学完了,思想情感教育已经到达了“最高”层次,后面的课时好像无事可做了。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形成素养的过程,如此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将给学生“双基”落实带来隐患。
    
    二、 磨课“磨”出了学生的浮躁心态
    
    教师在设计公开课时(特别是赛课等),往往跳过正常教学进度,选择某一课文,或单元的起始知识点,“借”个班级开始磨课了。师生一起走过“激情燃烧的40分钟”,课文还没学完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你们自己的老师来分解吧。“磨”完课的教师拍拍屁股走人了,后续的内容按教学进度还没学到,不好意思,先放一放吧。时间一长,像文前所述那样,有时老师自己都不经意地忘却了。有时遇到公开课多,组内的、校内的、县级的……频繁磨课,嘴上说起来“我们都已经学过了”,实际上学得如何呢?还得打一个问号。有些学得不够扎实的还处于一种半懂不懂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学生一旦产生了这种浮躁的心态,就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埋头学习。
    
    三、 磨课“磨”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普通教师,笔者曾多次参与磨课,也看过不少这类课的出笼。为了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合理”,更“丰满”,更“艺术”,用到哪班是哪班,反复试教。有的学校小,“磨”几遍便把整个年级的所有班级都“磨”过一次,但觉得课还不够完美,便把同一批学生再拉来上一遍,或者从中择取一部分。笔者曾听一个比较优秀的孩子抱怨:“(这课)我已经听过两遍了,还要叫我去上,我烦都烦死了。”在磨课的名义下,学生成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试验品,成了教师展示高超技艺的配角,成了教师教学艺术表演的“道具”……成功的磨课倒也好,学有所获。失败了呢?谁舍得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班里让老师作为试验品?或许在那一堂众人瞩目的公开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可在这背后,学生又是什么?把学生放在哪?还是具体的有个性、有生命的主体吗?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放弃的是对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尊重。
    从这个角度,笔者以为,不妨大胆地对磨课说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