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相关知识
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相关知识
误区一: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很多家长都曾表示,要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但是简单地把孩子当作自己“还愿”的工具,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会让孩子感觉他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自身愿望考虑主动学习。吴文儒举例,曾经向她咨询过的一个孩子,从小喜欢无线电单片机,但学生的父母因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进而考上大学。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而是坚持让孩子在初中复读,但最终孩子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只好选择孩子喜欢的职业高中。孩子到了职高后变得积极开朗,学习如鱼得水,各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而且孩子表示将来要做“高级蓝领”。
误区二:孩子遇到挫折只会一味指责
孩子遇到问题一味指责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得最差的。吴女士建议说,要帮助孩子寻找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吴女士介绍,她的孩子曾经在原来的学校排名第二、第三,到了北京三中后第一次考试就掉到了43名。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没有向孩子发脾气或者冷落孩子。而是帮他分析原因,制定非常具体的改进办法。经过调整,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上到了年级第七名。吴文儒分析,从初中到高中有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学习很快就能跟上,否则会有落伍的可能。孩子需要的是心理和方法上的具体引导、帮助。
误区三: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音乐家是很多家长的期望。他们把物力、财力、精力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期望远远超过了培养兴趣的范围。孩子的课外时间表安排的满满的,每天像上了弦一样,学习心态自然不会很好。吴文儒说,毕竟大千世界中普通人占多数,家长应该尽量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一味的抱有高期望,只会让孩子痛苦,家长失望。
误区四: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考多少分?排名多少?这些问题不要等孩子考完了再问。家长只要对孩子平时表现多留意一些,就基本上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并要及时地和各科老师进行沟通,平时注意了解孩子对待作业和错题的态度。例如对于孩子的偏科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在家里引导孩子,帮他在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把舵。
吴女士说,听到孩子学习不好,成绩落后,无休止、无的放矢的唠叨,不去找解决办法是家长们最常见的表现。简单的责备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事与愿违,加重学生的焦虑情绪。家长应该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顺利与挫折,这也会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家长教育子女应克服四大心理障碍
- 补充酸奶有益于儿童发育
-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
- 教育缺失引起孩子网络成瘾
- “中考状元”离“高考状元”究竟会有多远?
- 高考临近家长不要瞎帮忙
- 花样年华不该凋零
-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奥斯本的成功对家教的启示
- 对家教不利的精神垃圾
- 家庭教育是需要条件的
-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 儿童的道德问题的相关知识
- 儿童网瘾现象的解决办法
- 造因结果
- 关于想想他们的难处的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 夏
- 蝶殇
- 幼儿教案:认识茶叶
- 婴幼儿的眼睫毛能不能修剪
-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设计
- 午夜凶杀案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娃娃找家》反思
- 幼儿园拼插建构区活动《大王乌贼》小班夏季区域活动方案
- 山楂茶朋友圈文案35句
- 快餐品牌朋友圈文案4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