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案例启示:多给学生一次机会
时间:2008-11-26 09:39:34
小学教学案例启示:多给学生一次机会
【案例一】
薛老师出示一组课文的词语,请学生朗读。
正在结网 丝断了 网破了
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
并不灰心从头干起终于
薛老师指出这组词语没有生字,只是提醒“结网”的“结”要读第一声,不读第二声。接着请了一男生来朗读。学生读得有点磕绊,节奏比较慢。
师:我听得出你读得正确,但是没有信心,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再读一次,读得快一些,声音要响亮,身体要站直,行吗?
男生挺直了腰,放声再读了一次。这次读得顺畅多了,节奏也快了些。
师:第二次比第一次读得好。再读第三次,声音响亮,口齿
清楚,行吗?
男生又读了第三次。这次读基本达到了老师提出的要
求。
师:你读了几次?
生:三次。
师:如果让你读第四次,不看上面的词语,会读吗?
学生为难地摇了摇头。
师:看来有点难度。(对着全班学生)大家读书的时候,每读一遍,不但要读正确,还要把所读的词语记在脑海里,这叫会读书。
(师要求全班各自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记。)
师接着提问:你们发现这组词有什么特点?谁会发现?
一女生:这组词都是写蜘蛛结网的过程。
师:你说得对,请你把这句话再说一遍,里面有一个字音读错了。
(女生再说了一遍,把读错的“结网”的“结”的声调更正过来。)
薛老师满意地说:“很好,要自己学着改正自己的错误。’’
接着,薛老师利用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内容。
【反思】
薛老师的提问方式与众不同。老师们通常只会给学生一次机会,无论是答问题还是读课文,不管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机会就一次,若要补充、修正、完善,一般会找别的同学来代替。而薛老师却给同一个学生多次机会。这位男生前后读了’二次,老师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男生的朗读也一次比一次好。那位女生读错了音,可以重读一次,自我纠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学法指导——多读多想,内化积累;还有学习的要求——自己学着改正错误,就在个别辅导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全体学生。 【案例二】
薛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内容后,提问:“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蜘蛛?”
生:不灰心,经得起挫折的蜘蛛。
生:坚持不懈的蜘蛛。
生:不半途而废的蜘蛛。
生:我感受到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
薛老师对这位女生的回答特别满意,于是让她充满信心地再说两遍。受到老师的鼓励后,女生信心十足地把她的感受大声地重复了两遍:“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反思】
显然这位女生的发言正合老师的心意。对此,薛老师一不急着接话或抢话,二不讲空洞的赞扬话,而是进一步强化,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再说两遍,让大家都听清楚,以强化印象,加深感受。
【案例三】
指导朗读课文的重要语句: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我也要干第八次!”
薛老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体会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在几位学生发表完他们的见解后,老师顺势导读:“理解了,你就会读得更好。”然后请了一个男生来朗读。
老师评:“我能听出你的一些感动,但能不能把你的感动化成一种行动?在读的时候加上一些动作,想一想布鲁斯跳起来的时候,会把拳头握紧,再来读。”
小男生铆足了劲,握起拳头,把王子坚决、充满信心的话语响亮地读了出来。
【反思】
薛老师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具体,意见中肯,可操作性强。就算是程度一般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引多读几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纵观上面三个教学情境,我获得了两点启示。
一、给学生多一次机会,他就多一些成功的信心!薛老师在不同的学习层面不忘给学生多次机会,或再读,或纠错,或强化,这是尊重个体差异的表现。他让学生在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中培植自信。这是一种纵向评价,比照的是自己的现状和历史,它更容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平常老师们大多惯用一锤定音的提问方式,因为老师想把机会分给更多的同学,所以很少会让某个学生一试再试。于是就形成了横向的评价,比照的是他人的表现,优劣高低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分出的。当然,横向评价有利于生生的互相启发,但是它给予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机会太少了。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纵横交错、双剑合一的。问题是现在的纵向评价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二、润物细无声。课堂上薛老师巧妙地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第八次》讲述了布鲁斯王子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的故事。很巧,一只蜘蛛结了七次网也没有成功,然而,蜘蛛在结第八次网时成功了。王子从中受到启发,重新振作,终于在第八次成功地打了胜仗。配合课文的故事,薛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个情境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尝试,亲历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最后顿悟文本的人文思想。正如课堂上那位女生说的那样:“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课文播下的这颗思想的种子,滋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薛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第八次,第九次,祝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战胜自己,都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能这样把文本思想和教学行为水乳交融,又不着痕迹地贯彻到底,薛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让人为之赞叹。
【案例二】
薛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故事内容后,提问:“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蜘蛛?”
生:不灰心,经得起挫折的蜘蛛。
生:坚持不懈的蜘蛛。
生:不半途而废的蜘蛛。
生:我感受到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
薛老师对这位女生的回答特别满意,于是让她充满信心地再说两遍。受到老师的鼓励后,女生信心十足地把她的感受大声地重复了两遍:“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反思】
显然这位女生的发言正合老师的心意。对此,薛老师一不急着接话或抢话,二不讲空洞的赞扬话,而是进一步强化,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再说两遍,让大家都听清楚,以强化印象,加深感受。
【案例三】
指导朗读课文的重要语句: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我也要干第八次!”
薛老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体会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在几位学生发表完他们的见解后,老师顺势导读:“理解了,你就会读得更好。”然后请了一个男生来朗读。
老师评:“我能听出你的一些感动,但能不能把你的感动化成一种行动?在读的时候加上一些动作,想一想布鲁斯跳起来的时候,会把拳头握紧,再来读。”
小男生铆足了劲,握起拳头,把王子坚决、充满信心的话语响亮地读了出来。
【反思】
薛老师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具体,意见中肯,可操作性强。就算是程度一般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引多读几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纵观上面三个教学情境,我获得了两点启示。
一、给学生多一次机会,他就多一些成功的信心!薛老师在不同的学习层面不忘给学生多次机会,或再读,或纠错,或强化,这是尊重个体差异的表现。他让学生在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中培植自信。这是一种纵向评价,比照的是自己的现状和历史,它更容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平常老师们大多惯用一锤定音的提问方式,因为老师想把机会分给更多的同学,所以很少会让某个学生一试再试。于是就形成了横向的评价,比照的是他人的表现,优劣高低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分出的。当然,横向评价有利于生生的互相启发,但是它给予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机会太少了。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纵横交错、双剑合一的。问题是现在的纵向评价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二、润物细无声。课堂上薛老师巧妙地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第八次》讲述了布鲁斯王子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的故事。很巧,一只蜘蛛结了七次网也没有成功,然而,蜘蛛在结第八次网时成功了。王子从中受到启发,重新振作,终于在第八次成功地打了胜仗。配合课文的故事,薛老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个情境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尝试,亲历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最后顿悟文本的人文思想。正如课堂上那位女生说的那样:“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课文播下的这颗思想的种子,滋养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薛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第八次,第九次,祝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战胜自己,都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能这样把文本思想和教学行为水乳交融,又不着痕迹地贯彻到底,薛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让人为之赞叹。
推荐文章
- 语文课文 三顾茅庐反思 咬定“语文”不放松
- 白鹭教例二则
- 老师指导学生写字
- 另类识字:《汉语拼音 认识汉字》教学案例
- 厦门小学语文《雪孩子》教学案例
- 教师教学心声、经验分享:识字教学创新记
- 在自主开放中“比”出来的精彩
- 语文教学论文:解读语文的生命 唤醒生命的语文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案例: 反问求解 读中感悟
- 由“晨出暮归”所引发的教学案例
- 《狐狸与乌鸦》教学反思:这是只“聪明”的狐狸吗?
- 《四季》教学案例:从两位教师的《四季》教学谈学科整合
- 小学优秀 教育案例:细微之中见“合作”,互动合作中显“真情”
- 教师教育反思:浅谈语文教学改革
- 草原赞歌
- 妈妈烦恼:宝宝日夜颠倒怎么办?
- 画圆(大班)
- 富翁新观念:巨额遗产害子孙
- 羊的价钱
- 思念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中班英语教案《Rain on》
- 一个字的游戏名字331个
- 《悦公卿》难点攻略
相关文章
- 幼儿园语言教学方案:给小鸡过生日
- 美国学前教育考察启示:多给幼儿自由的空间
- 幼儿园教学案例:一次有趣的捡落叶活动
- 幼儿园教学案例:一次有趣的捡落叶活动
- 人教版第十一册《鸟的天堂》教学案例:巧借“逼近”促进“生成”
- 小学教育案例:对生成性教育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 教学案例 小班生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
- 小班社会集体教学活动案例《亲亲热热在一起》教案反思
- 奥尔夫教学法给我的一点启示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许多
- 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 小班动物单词学习教案: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
- 教学经验:多多鼓励幼儿表达之一个问题两个答案
- 科学教育课题研讨案例:我会做豆浆
- 小班教学方案:牙齿有病找医生
- 小班学擦鼻涕的教案:我会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