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学案例:从两位教师的《四季》教学谈学科整合

《四季》教学案例:从两位教师的《四季》教学谈学科整合

《四季》教学案例:从两位教师的《四季》教学谈学科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合力的语文课程,主张模糊学科界限,提倡学科间的整合。由于对这一理念认识不清,把握不当,于是小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唱、跳、画、演等学习活动。一些教师认为只要这样做了,才能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整合,方是新课程改革。这里就两位教师执教《四季》的片段,谈谈学科整合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
    
    《四季》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诵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解,现在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画诗中描写的景物呢?
    生:能!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比赛,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课堂上有的同学埋头作画,有的学生向同学借水彩笔,有的同学转过头向人询问:“哎,你是怎么画的,让我看看。”约十分钟过去了。)
    师:同学们,画好了吗?
    (有的同学答:“画好了。”有的学生急了,说:“还没画好呢,等一下!”又过了几分钟。)
    师:现在请画好的同学拿着画到前面来,用双面胶把画贴到黑板上展示。
    (学生纷纷上台贴画。)
    师:大家评一评,看谁画得好。
    生1:张小云画的迎春花真像!
    生2:李雷画的雪松真气派!
    ……
    
    《四季》教学片段(二)
    师:(在精读感悟诗文的基础上)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景象的,可以跟同伴说一说,议一议,也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喜欢阅读资料的同学可以把课前收集的实物、文字、图片拿出来交流;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诗中的景物。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桌交流、小组合作,课堂氛围和谐而热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法来学习的。
    师:那就请你绘声绘色地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配音朗读,情感十分投入。)
    师:读得真有感情,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用画画的方法来学习的。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用画画的方法?请把画举起来,让我们一饱眼福。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
    师:请你说说你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生1:我画了荷花、小草、稻穗、雪人,因为诗句中有这些景物。
    生2:老师,我还画了桃花、西瓜、枫叶、北风。
    生3:错啦,书上没有这些景物。
    生4:可以根据四季特点自己想象嘛!
    师:你说得真好,能否学着用文中句子的表达方式来说一说?
    生2:能!粉红粉红的桃花开了,她对小朋友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的,她挺着大肚子得意地说:“我是夏天。”枫叶红红的,她对游人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的,她张着大嘴说:“我是冬天!”
    师:说得棒极了!你不仅用心去读诗,还大胆去想象。真是好样的,掌声送给他。
    生5:我画的是小燕子,小燕子对小朋友说:“我是春天,春天多美呀!”
    生6:我画的是小狗,小狗伸长舌头,喘着气对人们说:“夏天真热啊!”
    师:好!大家聪明的小脑袋想象得太好了,把四季景物说活了,为了让大家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在请同桌互说。
    
    案例评析:
    上述案例中的两位老师在教学《四季》时,都体现了学科整合,但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师在《四季》教学中运用学科整合方式进行教学,其价值取向在于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能把诗中的四季景物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以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是这位老师没有真正领会课标精神,片面追求学科整合,指导学生画画、评画占用了一半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住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淡化了语文味,其学科整合的目标不明确,教学注重的只是形式,使学科整合教学活动成了非语文性学习活动。
    第二位教师在《四季》教学中运用学科整合方式的价值取向在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有的用绘画的形式,有的用朗读的形式,还有的用课前收集的实物、文字、图片进行交流学习。学科整合的意图在于通过打破学科界限,盘活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学习技能,更加有效地为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服务。两位教师都设计了画画这一教学环节,但第二位教师不是单纯地展画,而是通过展示绘画说“画”,抓住一个“说”字,让学生运用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在老师的精心点拨下,不仅能依“画”说出诗中的景物,还能通过想象,画出并说出诗中没有的景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文本,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样的学科整合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学科整合,才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