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材料投放中的“不等式”
时间:2022-10-11 18:07:35
活动区材料投放中的“不等式”
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材料自身应附着多种教育因素。如:穿珠中的珠子可以是有色、有形、有孔、有大小、有质地区别的,且数量充足,以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获得某些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有些老师为了丰富活动区材料,倾其所能,聚其所有,投放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其实,多则滥,滥则泛。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投入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玩得花眼,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弄片刻――丢弃――另换一物。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
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有价的材料≠越美越好
根据《幼儿心理学》中“一切鲜明、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新异多变的刺激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育活动中的玩教具必须是颜色鲜明,形象生动,新颖多变。”这一阐述,我们很容易跟幼儿喜欢玩的“变形金刚”之类昂贵的成品玩具联系在一起,同时会不惜花钱购买一些漂亮的玩具,不惜加班加点制作一些逼真的玩具,投放到活动区中。
精美的材料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这一点无可非议。然而,我们更应注意材料自身是否会有促进幼儿学习、探究等活动的价值,绝不能仅看其外表。如果只是好看,幼儿拿着玩玩,厌之而后弃之,那么,再精美的玩具又有什么用呢?正如有些老师反映的,自己辛辛苦苦地制作了逼真的包子、漂亮的厨具等,却几乎没有孩子玩,即使有也只是呆坐或机构地摆弄。因为孩子面对这些精美的
推荐文章
- 区域活动中的民间艺术教育
- 潜能挖掘的摇篮――区域活动
- 区角活动――幼儿活动的乐园
- 让幼儿“有法可依”
- 如何在活动区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
- 妙用“射水枪”促进幼儿发展
- 案例分析: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活动区域
-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 创设儿童自己的活动室――结合本班幼儿浅谈活动区的创设
- 区域活动立体化的有效策略
-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规则的几点思考
- 浅谈活动记录表在调控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作用
- 我来当老师
- 关注分区活动
- 二十年后的我
- 动物音乐会
- 13《西门豹》
- 26《放弃射门》教学实录
- sayhi英语故事 doriy`s school day
- 大班心理健康《让快乐常在》教学设计反思
- 水晶饰品朋友圈文案35句
- 零甲醛板材朋友圈文案37句
- 快手吸引女人的网名男4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