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有感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有感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有感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本学期我园开始使用建构式课程,《建构式课程》模式给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它突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学前教育应体现发展性、个别性、奠基性原则,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课程改革的落脚点确立为转变幼儿学习方式,关注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追随幼儿的发展,去创造更宽泛的空间,挖掘孩子的潜能,实现每个幼儿生动地、主动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处处以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从开发幼儿的潜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强调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制订教育计划,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正是儿童观的一大进步,教师们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使每个活动都渐渐地生动起来,鲜活起来,处处体现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通过近二个月的学习与实践,我对建构式课程有如下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一、环境创设是建构式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建构式课程非常注重环境的创设,将环境创设作为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在班内努力创设宽松、自由的区域环境(有生活区、结构区、益智区、美工区、小舞台等),幼儿可在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里自由选择、尽情地玩耍,从而真正开心、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同时也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学习的快乐!如在生活区里,幼儿通过给小动物喂食(用筷子夹物)、给娃娃穿衣服等,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在益智区里幼儿学习用实物卡片、数字卡片、有点或数标记的塑料瓶等练习物数对应、点数对应。在美工区里用橡皮泥搓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花朵……,用彩纸、皱纸撕面条给娃娃吃等,这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而这正体现了建构式课程理念――幼儿天生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二、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生活经验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 幼儿是建构式课程的主体,课程以幼儿发展为本,理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在设计活动时,选取具体、真切的生活经验,容易被幼儿所理解,能有效的促成幼儿积极、自觉的学习。从幼儿的理解特点来看学习过程,首先对学习的内容要产生一种认同感,只有与幼儿自己的直接生活经验有联系,幼儿就容易产生认同、理解。因此,建构式课程中的主题活动设计,特别关注幼儿的直接经验,而不生硬的套用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教育性”的内容。例如:中班主题活动《快快慢慢》的系列活动中,幼儿天生对富有动感的对象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对象极易进入他们的视线。在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车速的快慢、人们走路速度的快慢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各种车辆,有的孩子还能叫上许多车的名称。于是我首先预设了《马路上》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车辆、行人速度的快慢,并让幼儿利用调查表记录观察到的快慢现象进行交流。同时,我还认识到该主题活动是为幼儿这一学习主体服务的客体资源,不能用现成的知识体系,成人的逻辑思维出发设计、勾画学习内容的网络,而应选取幼儿能够直接感知的、容易理解的、并且把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事物作为学习的内容,从幼儿感兴趣的车辆速度构建课程内容,如《小乌龟看爷爷》、《小白兔和大黑熊》、《自行车 摩托车》、《慢吞吞的压路机》、《生活中的快和慢》等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作为活动的主题和学习的脉络,从而萌发了幼儿观察、探索、了解事物快慢的情感,避免了教师过多的讲解、传授,使幼儿能够在观察、探索、表达、表现等具体行动中获得直接经验。 三、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开展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于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园共育是我们的目标,我园在实施新课程中把家长作为课程的建构者之一,在新课程刚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通过园联系窗的方式呈现在家长面前的时候,我们及时召开家长会,从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新课程的特点及新课程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向他们作了详细的介绍。从此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观念一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顺利开展起来了。家长们与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一起做实验,观察,记录;一起查书找资料;还有的家长给我们送来了蝶片、书籍等,在整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习化社会”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终身学习的希望。我们家长也从幼儿教育旁观者、监督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通过对新课程的尝试,使我不仅明确了建构式课程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对建构式主题活动的设计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完全照搬某一种课程模式是不科学的,它必须考虑本园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有创造、会融合地去实践,并逐步创设出自己的园本课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不断的学习―总结―反思―调整,树立终身学习,开放合作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总结,使教学理念和水平能够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