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孩识字:化静为动巧妙解词
时间:2008-11-26 09:39:43
如何教小孩识字:化静为动巧妙解词
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识字8》中关于“饱满”一词的教学:
教师在每一组桌子上放了一些豆荚,并让小朋友从中选出“饱满’’的豆荚。学生兴致勃勃地动起手来……不一会儿,他们已经把饱满的豆荚和不饱满的豆荚区分开来了。
师:你用什么方法挑出了饱满的豆荚?
生1:我用眼睛看的,饱满的豆荚鼓起来的。
生2:我是用手摸的,饱满的豆荚摸上去是高起来的。
生3:我把豆荚剥出来看一看,饱满的豆子比较圆,比较大。
师:请大家把饱满的豆荚放在一边,不饱满的豆荚也就是瘪的豆荚,放在另一边。
(学生立刻把两组豆荚分别放置,并端正坐好。)
师:瞧,这一组的小朋友精神多饱满啊!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觉得他们怎么样?
生1:他们坐得很端正。
生2:他们挺起了胸膛。
生3:他们眼睛盯着老师,很专心。
师:是呀,上课的时候就要精神饱满。精神饱满的小朋友,奖励你们读一读这个词。(老师出示写着“饱满”的词卡)
【反思】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这一系列感性活动来找出饱满的豆子,调动了自身的已有经验,使得各种感观协调发展,从而巧妙地理解了“饱满”一词。“精神饱满”这个词是抽象的、静止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使这个词语一下子生动形象起来。这种词语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
推荐文章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艺术例谈
- 教在《掌声》的三个空白处
- 精彩的马戏反思 学习语言是教学设计的落脚点
- 公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思维与生命的悖离之间
- 老师指导学生写字
- 小学教师:《比尾巴》教学案例
- 教师教学心声、经验分享:识字教学创新记
- 在自主开放中“比”出来的精彩
- 语文教学论文:解读语文的生命 唤醒生命的语文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案例: 反问求解 读中感悟
- 人教版第十一册《鸟的天堂》教学案例:巧借“逼近”促进“生成”
- 小学教师必看:《蟋蟀的住宅》教学导语设计
- 教学案例:“照优镜”的妙用
- 小学教师经验分享:语文课堂的“场”意识
- 日记
- 大班语言lt;小猴出租车gt;
- 婴幼儿补铁的12个要点
- 有梦就有希望
- 游野生动物园_小学生作文:二年级
- 小班美术教案《水果》反思
- 蜜炼川贝枇杷膏朋友圈文案35句
- 简短时尚的抖音名称453个
- 好听的网名女生优雅的带符号378个
- 《兰陵王妃》长恭线两个HE结局达成攻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