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经验分享:语文课堂的“场”意识
小学教师经验分享:语文课堂的“场”意识
也许将优质的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还需要一种媒介、一座桥梁。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场”的营造、创设。我觉得这“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课堂文化,它弥漫于课堂中间,需要靠心灵去体会。课堂上,只有建构起这样的“场”,带学生进入“场”中,他们才会愉悦地感受,美妙地联想,从而获得知识,获得审美体验,才会出现“小眼发光,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这样的教师梦寐以求的理想课堂状态。
那么,如何营设这样的“场”呢?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场”的意识。从以下几个案例中,我获得了一些感悟:
【案例一】
这是在我校“课堂文化大展评”中,一位青年教师上第八册《比金钱更重要》中的一个片断:
师:文中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时《直播绍兴》栏目有一位记者刚刚路过这里,很想了解一下事故的情况。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交通警察,比较详细地告诉记者有关这次事故的情况呢?
生:想!(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喊道,有的还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别急,不了解情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交通警察,你得了解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后果、原因等。
师: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课文1—3节,找找答案,等一下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读课文,找答案)
接着,教师做记者,孩子们当上了小交警。“小交警”绘声绘色地向“记者”介绍事故情况,分析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感悟
“场”诞生于学生学习兴趣被激活之时
兴趣是激活学生课内阅读的“导火线”,是使学生乐此不疲、主体飞扬的绝佳“兴奋剂”。学生的兴趣大多来自一定的“场境”。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创造一切可能,以情和境营设一个“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像前面这位老师就是为孩子们模拟了一个情境,于是以“境”造“场”,让他们做一回小交警,学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探究者,大大激发其兴趣。于是,他们主动融入文本去阅读、去感受、去寻找,在课堂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感悟、独特的见解。孩子们一旦进入了这样的学习之“场”中,何愁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有滋有味呢?
【案例二】
“场”营造的过程,有时候只是一个“入口”(切入点),它可以慢慢扩大。下面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市名优教师俞东江老师执教的《生命 生命》的课堂:
师:同学们,要把这两个“生命”读到自己的心里去,咱们还得再次回味这三个小故事。谁先来读第一个小故事——飞蛾求生?(指名读)
师:文中哪一个句子最让你震惊?
生:(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伸出你的手,现在有一只飞蛾在你手心中挣扎,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它拍动翅膀想飞出去。
生:强烈的生命在我手中跳动。
生:它还在不断地努力挣扎。
师:好好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师:小小的飞蛾为什么要如此挣扎?
生:它要繁殖后代,它要活下去。
生:这是求生的本能。……
师:是呀,飞蛾求生的欲望是多么强烈!咱们带着求生的欲望和渴望再读读课题——《生命〓生命》
……
师: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啊!更何况我们人类。请大家读读第三个故事——心脏跳动。哪一个句子让你感到震撼?请把它画出来。
(学生读)
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
师:现在,感受着你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感到生命来之不易。
生:父母赐给我生命,我要好好珍惜。
师: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
生:用自豪的心情。
生:用高兴、激动的心情。
生:带着坚强的心去读。
师:请大家带着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
感悟
这种“场”是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才营造成功,并不断扩大
像上例,在平等、民主的对话场景中,学生、教师、文本三方展开了关于生命的对话。如果说俞老师为孩子们营造的第一个故事的对话场景还是入口的“小场”的话,那么后面的第二个故事瓜子生长、第三个故事心脏跳动的对话之场就在慢慢地扩大,到课末屏幕出示本文作者杏林子的自序、冰心的名言,这“场”就扩展到了极点。它渗透到了每个孩子的心间,让孩子们深深懂得“生命有限,价值无限”这么深邃的道理。在这对话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案例三】
曾几次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其中他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有一片断更是印象深刻——
文中写道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是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是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感悟
造“场”的“材料”离不开充满激情、机智幽默的教师语言
每每走进名师们的课堂,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声。他们用幽默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场”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获得自由,自觉进“场”。于是,智慧在高峰体验中开出绚烂的花朵。案例中于老师的幽默更是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他不仅用口头语言,而且用眼神、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营造这诙谐有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这快乐之场中学习。聆听名师的教学,不啻是一种艺术享受。教师如珠的妙语,都是根据现场即兴生成,使人由衷地佩服他们的教育机智和他们在课堂上制造“场”的功夫。
好珍惜。
师: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
生:用自豪的心情。
生:用高兴、激动的心情。
生:带着坚强的心去读。
师:请大家带着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
感悟
这种“场”是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才营造成功,并不断扩大
像上例,在平等、民主的对话场景中,学生、教师、文本三方展开了关于生命的对话。如果说俞老师为孩子们营造的第一个故事的对话场景还是入口的“小场”的话,那么后面的第二个故事瓜子生长、第三个故事心脏跳动的对话之场就在慢慢地扩大,到课末屏幕出示本文作者杏林子的自序、冰心的名言,这“场”就扩展到了极点。它渗透到了每个孩子的心间,让孩子们深深懂得“生命有限,价值无限”这么深邃的道理。在这对话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案例三】
曾几次有幸聆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其中他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有一片断更是印象深刻——
文中写道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是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是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感悟
造“场”的“材料”离不开充满激情、机智幽默的教师语言
每每走进名师们的课堂,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声。他们用幽默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场”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获得自由,自觉进“场”。于是,智慧在高峰体验中开出绚烂的花朵。案例中于老师的幽默更是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他不仅用口头语言,而且用眼神、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营造这诙谐有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这快乐之场中学习。聆听名师的教学,不啻是一种艺术享受。教师如珠的妙语,都是根据现场即兴生成,使人由衷地佩服他们的教育机智和他们在课堂上制造“场”的功夫。
- 教在《掌声》的三个空白处
- 语文课文 浅水洼里的小鱼 案例评析
- 小学语文《上学了》教学案例
- 《汉语拼音a、o、e》教学案例
- 小学教学案例:《汉语拼音j、q、x》教学案例
- 小学教师:《比尾巴》教学案例
- 口语交际课《未来的桥》反思
- 如何教小孩识字:化静为动巧妙解词
- 小学教师必看:《蟋蟀的住宅》教学导语设计
- 小学教师反思感悟《丑小鸭》一课
- 小学教学经验分享:珍视“意外” 收获精彩
- 学好数学课的方法:游戏卡片带来的“快乐数学”
- 《四季》教学案例:从两位教师的《四季》教学谈学科整合
- 教学反思:谈数学教学中“欲擒故纵式”的运用
- 谈何容易
- 社区工作思路及难点
- 懂得去爱
- 16《读书要有计划》
- 陈村美景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浅谈学习性区角活动与幼儿的发展
- 大自然空气清新的句子145句
- 形容鸡腿又美味又诱人的句子139句
- 大班科学会倒立的小丑教学设计完整
- 五金配件制造公司朋友圈文案36句
- 比较经典超可爱情侣网名带符号类375个
- 小学教学经验分享:珍视“意外” 收获精彩
- 语文课文 小粗心区分“己”和“已”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主体参与型关于的论文 设计有效的“主体参与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弹性化”的科学实验教学预设向课堂生成力的转化
- 英语教学交流:浅谈小学英语“课堂组织教学”的技巧
- 教学感悟:小学数学课堂用语要注意“四性”
- 小学教学幽默:课堂调控的“润滑剂”
-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 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经验
- 小学教学论文 对“自主课堂”的设想和实践
- 运用简笔画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经验
-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的经验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空白
-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创设多样的“说”的情境
- 教师教学体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