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课《未来的桥》反思

口语交际课《未来的桥》反思

口语交际课《未来的桥》反思

从失败中汲取营养—口语交际课《未来的桥》

黄石市市府路小学   张敏

【情景说明】

1、《未来的桥》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训练。本节课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还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4、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通过指导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

【教学过程:】

教学片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节口语交际课的重要目标是以各种各样的桥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使学生说话避免一些烦琐的、老师无法调控的句子,我安排了统一的句式训练:用“桥是用来……”的句式来介绍图上的桥;用“桥的本领可大啦!它可以”和“我最喜欢……桥,它可以……”的句式来夸夸图上这些桥;用“我想设计……”的句式来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在课上,我使出浑身解数,引导学生“依葫芦画瓢”,稍一出轨,我就立即拉回:“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满以为,这些句式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可以使教师有效调控,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它像绳索一样,牵着学生的鼻子,学生循规蹈矩,小心翼翼,说的都是一些干巴巴的句子。

如:有一位学生自己带来桥的图片,非常独特,功能很多,他神气地作了介绍。我不仅没有鼓励,反而指着黑板要求他用指定地句式说。顿时,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下子变得木纳起来,不知道该怎样说,最后在我的“帮助”下,终于费力地说完一句简单地话。

【课中反思】

难道我事先设计好句式不对?这时,我猛地想起新课程标准上所指出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位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任何知识都是他们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依靠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新课标的理念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是啊,刚才这个环节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我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建构”,强调了教师的“外部塑造”。这又怎么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呢?   

 

【调整对策】

于是在后来的课上,我把学习的自动权还给学生,大刀阔斧地砍掉了所有句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熟悉的。学生挣脱了绳索的束缚,在课堂上尽情地介绍,大胆地表述。有的说:“长江大桥可长啦!能从江这边到江那边。”有的说:“立交桥的用处可大了,上面下面都能跑汽车”还有的说“我去过武汉长江大桥,上面可以跑汽车下面可以跑轮船,中间还能跑火车”……学生激情空前高涨,语言流光溢彩,令人欣喜。

【课后反思】

1、要努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拓展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上,不要用机械的框框、统一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活动,禁锢学生的思维。否则,长时间地硬性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说什么、怎么说,只会大大压抑学生的自主意识,造成学生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吩咐”机械操作,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完善。

2、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语文是开放的,进行语文口语交际的学习,必须拓展空间,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课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自己心中的桥梁,就是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入课堂,把学生的心理世界外化于课堂。这样的课堂,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开发性,既具体又真切,既凝练又开放,各种因素交织如网,构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因此,从教学角度讲,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将资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实践体验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教学片断二

目前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起先在结束前安排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设计自己心中理想的桥梁。我本以为这是这节课的高潮之处,结果却反而使课堂气氛跌入了低谷。学生听了要求后,一个个神情漠然地拿起水彩笔,若有所悟又似乎迷惑不解地照图片上画了几幅桥梁,学生为设计而设计,未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课中反思】

为何学生的表现会如此呢?是不是我没有创设好一个良好的情境?没有先调动学生富含创造性的思维以及设计的积极性?

【调整对策】

由此,我对这一环节及时调整,将原先要放在最后的多媒体课件“丁丁带大家参观桥梁”。提到了这儿,以创设情境。我故作神秘地说:“哦,有件事老师差点儿忘了,今天早上,老师上班时遇到了大家的好朋友丁丁,他说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想见见他吗?”学生顿时激动地喊起来:“想!”

当我将丁丁带领大家参观各类桥梁的多媒体课件放完后,学生兴奋不已。我因势利导:“听了丁丁的介绍,你想说什么?”学生激情高涨,一个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的小女孩说:“我想设计出‘智能桥’,它可以自动伸缩,变化长短,还能自动调节交通。”调皮而又从小就想当科学家的家乐说:“我想设计一种水下桥,这样,人们就可以一边过桥一边看水里美丽的景色。”有个小朋友说:“我想设计一种可以移动得桥,它的功能齐全,可以在山谷河流随时搭建,人们出去旅游就方便多了”有的小朋友说: “我想设计一种太空桥,这样到太空去旅游就不用坐宇宙飞船了,就象我们平时旅游时过的大桥一样快”……小朋友们一个个真像设计师一样,说得头头是道,还不住地比划着。我说:“同学们设计的真棒啊,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桥梁设计工程师,为祖国建造美丽壮观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桥!那现在小朋友们就拿出水彩笔设计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桥 梁吧!”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了,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独具匠心的作品。    

 

    没有了老师生硬简单、浓墨重彩的要求,而是留下空白,加上粗线条的勾画和必要的点睛之笔,实处含虚,虚处探实,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开发了学生潜在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课后反思】

1、要为学生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口语交际课得以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而教师指导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上述课例中,老师抛弃了理性化的简单要求,创设了参观桥梁的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主动积极探究,形成表现欲望从而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未来桥梁”。可见,没有良好的探究氛围,就没有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更没有如此丰硕的探究成果。

2、要丰富学生的过程体验

口语交际课所重视的不应仅仅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更应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课例中,学生后来设计的桥梁远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完美,甚至还有很多明显的缺陷,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唤醒主动性,开发创造性,获取操作悟性。

在学科整合中凸现语文性。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软化学科界限,“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于其他学科整合,但它首先应该姓“语”。这节课中,我试图让语文与美术学科有机融合,一开始,我简单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桥,语文课突然变成了美术课,游离了语文学科的范畴,学生自然很难适应。后来,我让学生在画之前先练说,学生在介绍自己设计的桥时,就很自然地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以后的画桥便水到渠成了。所以,不管语文综合性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们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 

【调整对策】

于是在后来的课上,我把学习的自动权还给学生,大刀阔斧地砍掉了所有句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熟悉的。学生挣脱了绳索的束缚,在课堂上尽情地介绍,大胆地表述。有的说:“长江大桥可长啦!能从江这边到江那边。”有的说:“立交桥的用处可大了,上面下面都能跑汽车”还有的说“我去过武汉长江大桥,上面可以跑汽车下面可以跑轮船,中间还能跑火车”……学生激情空前高涨,语言流光溢彩,令人欣喜。

【课后反思】

1、要努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拓展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上,不要用机械的框框、统一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活动,禁锢学生的思维。否则,长时间地硬性规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说什么、怎么说,只会大大压抑学生的自主意识,造成学生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吩咐”机械操作,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完善。

2、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语文是开放的,进行语文口语交际的学习,必须拓展空间,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课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自己心中的桥梁,就是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入课堂,把学生的心理世界外化于课堂。这样的课堂,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开发性,既具体又真切,既凝练又开放,各种因素交织如网,构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因此,从教学角度讲,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将资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实践体验不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教学片断二

目前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起先在结束前安排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设计自己心中理想的桥梁。我本以为这是这节课的高潮之处,结果却反而使课堂气氛跌入了低谷。学生听了要求后,一个个神情漠然地拿起水彩笔,若有所悟又似乎迷惑不解地照图片上画了几幅桥梁,学生为设计而设计,未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课中反思】

为何学生的表现会如此呢?是不是我没有创设好一个良好的情境?没有先调动学生富含创造性的思维以及设计的积极性?

【调整对策】

由此,我对这一环节及时调整,将原先要放在最后的多媒体课件“丁丁带大家参观桥梁”。提到了这儿,以创设情境。我故作神秘地说:“哦,有件事老师差点儿忘了,今天早上,老师上班时遇到了大家的好朋友丁丁,他说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想见见他吗?”学生顿时激动地喊起来:“想!”

当我将丁丁带领大家参观各类桥梁的多媒体课件放完后,学生兴奋不已。我因势利导:“听了丁丁的介绍,你想说什么?”学生激情高涨,一个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的小女孩说:“我想设计出‘智能桥’,它可以自动伸缩,变化长短,还能自动调节交通。”调皮而又从小就想当科学家的家乐说:“我想设计一种水下桥,这样,人们就可以一边过桥一边看水里美丽的景色。”有个小朋友说:“我想设计一种可以移动得桥,它的功能齐全,可以在山谷河流随时搭建,人们出去旅游就方便多了”有的小朋友说: “我想设计一种太空桥,这样到太空去旅游就不用坐宇宙飞船了,就象我们平时旅游时过的大桥一样快”……小朋友们一个个真像设计师一样,说得头头是道,还不住地比划着。我说:“同学们设计的真棒啊,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桥梁设计工程师,为祖国建造美丽壮观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桥!那现在小朋友们就拿出水彩笔设计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桥 梁吧!”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了,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独具匠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