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学设计2 道 士 塔余秋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师生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对文章形成整体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具体了解中国现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3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教学目标] 1.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媒体设计]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1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2、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媒体设计]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A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
《扬州慢》教学设计2 扬 州 慢 姜 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宋词的特点。 2、具体领会宋代几位著名词人作品的风格。 3、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鉴赏不同风格的词作品。[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学设计2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学目的]1、 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2、 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品味其艺术效果;3、 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教学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6 孔 雀 东 南 飞[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教学难点] 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 初中我们学习过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今天我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4 孔 雀 东 南 飞[教学目标] 1. 充分理解诗中主要人物刘兰芝和焦仲卿两大艺术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 注意把握本诗以人物语言个性化这一突出的艺术成就; 3. 学习体会本诗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4. 背诵重点段落。[教学重点] 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白鹿原 白鹿原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白鹿原》的基本情节。 2、掌握《白鹿原》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 3、鉴赏《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白鹿原》的基本情节。 2、难点:掌握《白鹿原》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安排 一、导入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理解全文记叙情节时前后连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曲折缜密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特点。 三、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人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讲课稿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德政主张。第二课堂我们来谈谈孔子的礼治主张。 首先请问同学们:什么是礼?礼物?礼貌? 我们来看看课文的注解,这样来解释礼的。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 大海和吹拂的风 埃尔文?怀特 (教学简案撰写:江苏省泗洪中学 周道宝) 预习作业(略) 教学目标: 1、 了解散文虚实相生的表现技巧 2、 把握这篇散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的达成 1、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即文学知识,不少散文即使人们仔细阅读了,内容皆知了,也不一
绝土之音 《绝地之音》教学简案 绝地之音 马步升 预习作业(略) 教学目标 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把握抒情散文主题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马步升的这篇《绝地之音》写得极其壮美,内含也相当丰富,我们一起来探讨该文的主题。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并利用工具书,解释一下标题,并
春江花月夜 一、整体感知: 1、课前导语: 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他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一位叫张若虚的诗人,被誉为吴中才子。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 古今评说:“孤
喜看稻菽千重浪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3.学习本课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讨论
等待戈多 (教师中心稿)等待戈多 (爱尔兰)贝克特 教学目的: 5. 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6. 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7. 分析了解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不同。 8. 分析了解支离破碎的语言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讲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 《讲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教案 江苏省灌云县板浦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组 李艳丽 时间:2007-3-2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普通话 2、初步了解普通话与北京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 3、了解普通话语音在儿化和轻音词语的读音方面的主要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湘夫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
白居易诗四首 教学要点: 1 背诵《轻肥》 2 进一步理解白居易诗歌特点(语言通俗,关注下层等); 3了解朦胧诗的一般特点,学习比较鉴赏的方法。 第一课时 内容:鉴赏《轻肥》。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国家”的话题上来。 二 赏析《轻肥》争取背诵 (一)声读 全班齐读两遍
季氏将伐颛臾 学习目标: 一、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其坚持原则、当仁不让的人格。 二、理解掌握十几个词语的意义。 三、归纳“是、疾、止、见、过”等词的义项。 四、掌握文言句式“无乃…与?”与“何以…为?”。 五、理清课文层次,熟读成诵。 自主积累: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熟知作者;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理解本文将记叙、抒情、议论三者紧密结合的写作特点。 3、学习黄花岗烈士为国捐躯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二、相关资料: 1、作者简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顺课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读、背诵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烛之武、佚之狐和郑伯)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再别康桥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体味《再别康桥》的意境美,音乐美,建筑美 和绘画美。 3.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1) 通过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 通过赏析,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美; 4.品味语言,感悟作者诗歌创作的独
页次:35/36 每页25 总数87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