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根据本站专题研讨会录音整理 
  2000年6月16日19:00―22:00       
  好孩子集团上海总部会议室 

  题目: 
  1、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与母亲有什么不同? 
  2、缺少父亲的作用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不利? 
  3、父亲的角色及其现状 

  参加人员: 
  邓伟志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桑  标  华东师大心理学博士 
  孙时进  复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陈建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所副研究员 
  李  维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所副研究员 
  陆  震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副研究员 
  张静涟  上海中小学心理咨询协会秘书长 
  王裕如  上海青干院烛光咨询所咨询师 
  陆为之  上海中易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           
  陈小亚  好孩子育儿研究所所务委员 

  开场白:今天讨论什么? 

  陈小亚:父亲在家庭教育别是早期教育中扮演一种什么角色?有什么问题?父亲是不是被忽视了?假如被忽视了,被忽视到什么程度?这里有一个对事实的评估问题,其中存在什么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存在什么问题?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又存在什么问题?一个好的父亲哪些事情该他做?  给大家发了一个到会的人员及单位的名单,大家相互间多数认识,少数不认识,我们是漫谈式的。在我的印象中,上海好象还没有就父亲的作用经行过专门的比较有规模的讨论,我们这次算是一次,一次可能谈不完,将来还可以再谈。在座的很多都是社会学家,教育学家,专家和一些经常出新闻的人,发言人。在父亲节之前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讨论,还是有必要的,让广大父亲们想一想怎样做父亲?请大家随便谈,题目有三个,不一定一个一个谈,想到什么说什么,中间可以插话。研究父亲想想自己。当局者迷,我看还是王裕如作为女士先来评判一下父亲的作用发挥得怎么样? 

  现状:爸爸象妈妈,男人女性化 

  王裕如: 你让我们说,我们没好话,因为我们是问题的窗口(陈小亚插话:没问题,来两句难听的话让我们听听)“爸爸象妈妈,男人女性化”,对于孩子来讲,既需要母爱又需要父爱,因为这两种感觉是互相的,我认为妈妈的养育象草坪,父亲象高高的树,一个是制高点,一种精神,一个呢就是温和的,让你有着落的。这两种在现代越来越模糊,尤其在上海这样的一个城市,有的时候爸爸妈妈领着孩子来咨询,爸爸就站在妈妈旁边敲边,一起欺负孩子。这是女权家庭的特点,爸爸没有主张,爸爸听妈妈的,孩子也听妈妈的,很多的。(陈小亚插话:父权的社会,母权的家庭)。 

  现状:数据表明,父亲参与率很低 

  张静涟:我补充王老师的几个数据,就是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角度,广义的说,当然不是参与,他不管说话不说话,随时随地的行为,都是在参与,那么这个是无意识的,如果说是有意识的参与的话,我是从这样几个场合里统计出来的,当然这个统计不是很精确,第一是家长会,家长会父亲参加大概有1/4,这是均数,等一下我还要讲一个不同年龄分阶段的。第二个,就是我曾经搞过成功父母的研讨会,是付费的,他是一个国际咨询公司举办的,当然来的都是自愿的,41个人,8个是父亲,其他都是母亲,差不多是1/5,另外有几次在社区里搞父母培训班,不付费,是义务的,在社区里贴几个纸,是万科城市花园,就在社区里贴了三张纸,告诉说是几月几号,培训什么内容,等等。参加是140多个人,父亲是48个,大概是30%。我们协会举办过好多次的快乐家庭的心理辅导夏令营、冬令营,50个人一期,父亲8个,大概是18%左右,心理辅导中心,就是有问题带着孩子来咨询的,一般都是母亲带来的,父亲只占10%,差不多10个中有一个是父亲,当然这个比例是一个平均数。比例随着年级年龄升高,比例会上升。越高父亲参与的比例就越高,孩子在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比如毕业班,初三,高三,特别是高三,要填志愿,比例开始升高,特别是高三这个升高是大幅度的,(陈小亚插话:这个时候就在呼唤父亲),也有一个特殊性,一般都是区市重点的,也就是这些孩子的家庭的父亲文化程度可能要高一点,还一个现象,父亲参与的比例是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的,(陈小亚插话:家庭当中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中父亲参与的量大)比如象我们举行付费的的“成功父母研讨会”,这样的家庭参与的就比较多,但高一点也没有超过1/3。 

  国外对父亲作用的研究 

  陈小亚:父亲的作用其实在教育当中是一个专门的问题,我看了一些材料,八十年代以后,对于父亲在家庭当中作用的研究是越来越多,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心理学著作的翻译家李维,专门翻了一本“父亲的作用”,他刚刚搞了一套哈佛家庭教育经典,是主编,这本是他自己翻的。 
  李  维:我的认识也是从有关资料和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得到的,中外比较的角度,父亲的功能是母亲不能替代的,而母亲的功能也是父亲不能替代的。在我们上海的一些家庭中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的,父母的功能也不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能替代的。我做过一个调查:在浦东,圈地后给当地农民造了公房,有了房子后,孩子和爷爷奶奶仍然住在农村,而原来的家属就进城了,装修好后他们就住在城里,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自己住到公房,爷爷奶奶仍然住在农村。这里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爷爷奶奶还认为父母的功能他们能够替代。 
  概括一下,有两个功能,母亲是不能替代的,第一就是力量,在力量的意义上和力量的感觉上,是孩子感觉到的力量,这是母亲不能替代的。第二是知识,知识这个东西是母亲不能替代的,这个知识是另外一种含义。母亲的两个功能是父亲不能替代的,一个叫作爱抚,是安全感。再一是同情,这两个是父亲不能替代的。 

  父亲怎样抱孩子 

  李  维:我举个例子:国外和国内都有这样的研究,当我们的母亲抱着孩子的时候,母亲抱孩子的姿式和感觉,动作很平稳,婴儿只要几次的条件作用,就能感觉到这是安全的,而父亲就不能了,他们通常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规矩,到后来就把孩子抛来抛去。很少有母亲会这样做。对于婴儿来说,这两种感觉是不同的,他在母亲那里感觉到的是安全,而在父亲那里感觉到的是力量:这种力量是最初的。慢慢地孩子就有一种感觉,他靠近什么样的姿式是安全的。久而久之,在父亲抛他的时候就有一种心态,他总是“哇哇”地哭或是“嘎嘎”地笑,那么母亲又是另外一种。第二种,母亲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总是讲大灰娘、小白兔。孩子在母亲那里听的故事总是给人一种同情的感觉,弱者的感觉,孩子听到这个故事后总是带着压抑和悲哀,小白兔最后是不是被大灰狼吃掉了?久而久之他就会留下同情这样一种感觉;父亲给孩子讲故事总是讲挑衅和攻击,他很少给小孩子讲大灰狼和小白兔,当然也会讲到,但很多的故事都包含着一种主动出击、攻击、挑衅,或者说打打杀杀。这两种知识对孩子来讲都是需要的,对弱者要同情,但是又要自力自强,奋发进取。按国外的说法,攻击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把攻击作贬义用,他们在这时包含着一种试探、进取。所以这个孩子父母都不在,让爷爷奶奶带,这些功能都不能起到,爷爷奶奶宝贝孩子,包含着对儿子女儿作交待。他不是象我们讲的真正爱护孩子,他们怕出了事情,没法交待。所以据国外研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对孩子教育上,提供的自私最多。当孩子受到挫折,父母亲倒敢于批评,爷爷奶奶做不到,甚至维护孩子的自私,很多情况下是孩子的自私造成的挫折,但是要吃一亏长一智,可是爷爷奶奶明着要维护,父母能为自己的孩子负责。跟着爷爷奶奶,孩子有种感觉,自己总是对的。所谓知识,我们看到很少有父亲象母亲那样详细地把结果告诉给孩子。稍微讲几句就不耐烦,把问题扔给孩子,当一个孩子把自己的问题问母亲的时候,母亲会不要他动脑筋地把结果告诉他。看起来父亲是很粗糙的,但是却推动孩子动脑筋,国外就把这个东西叫作知识。 

  父亲也有产假 

  李  维:我发现这个发达国家有两点,我们这里可以考虑,一点他们是发达国家,父亲有产假,现在都立法了。我们现在有些单位是土政策。象瑞士,他是女同志生产,男同志放130天假,130天里工资不扣,奖金也不扣,130天后,奖金没有,最多可以到3年,3年内工资一直跟着走。我们现在上海也有,他们立法了,假如说一个妻子生产,而丈夫不放假,妻子可以起诉丈夫所在的这个单位,他要负法律责任的。第二,国外长期以来,妻子进产房生产的时候,丈夫等在门外。60年代有一个改革,到了90年代,专门有一个夫妻房,丈夫搬家搬进去,直到妻子出来为止。上海曙光医院,有一个教学手术室,有一个玻璃窗,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看,为了抗菌,下面就在上课,上面的人听着。国外生产就是这样,父亲就在上面看,孩子生出来以后,按照心理学的原理,第一眼是不给母亲看,第一眼是抱起来给父亲看的,这里面是按照劳伦斯的理论。这两个改革是有道理的。我们父亲现在兴冲冲跑到医院看孩子出生,但却被拦在门外。报号说:是儿子,才知道是儿子。他没有感觉的。第一点不知道妻子生产孩子的痛苦,他体会不到;第二他体会不到小生命来的那种感觉。所以生好以后告诉他生小孩是如何痛苦,他是没有体会的。(陈小亚插话:生出来第一眼给父亲看有什么说法?)按照劳伦斯的理论:孩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运动的东西会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我们现在的小孩生出来以后看到的第一眼不是母亲,而是护士。 
  陈小亚:李维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很新的角度,在孩子的问题上,哪怕是抱孩子,抱法都不一样,咱们继续说。是比如抱孩子的时候这么扔一扔,有什么不同,陆为之好象有些研究。 

  父亲的作用:把孩子抛起来的意义 

  陆为之:因为我是学医的,要讲到神经系统,感官会促进脑生长发育。我们一般知道的是视觉、听觉、味觉,还有就是触觉,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大家不太知道的,就是前庭感觉,人跟地心引力之间的。还有一个就是肌肉和关节运动之间传递过去的,叫做本体感觉。这两种感觉,在大运动的时候,还有就是在扔的运动的时候才获得的。母亲带孩子的时候,这两种刺激是比较少的,而触觉刺激是比较丰富的,触觉刺激和前庭刺激也是不同的。抱的时候轻轻晃是给大脑一种安抚的感觉,而上下的抛是给他兴奋。触觉也是,轻轻的安抚给他一种平静,如果他恐惧的时候你就要紧紧地抱住他,而父亲抱孩子的时候,拉力是比较大的,轻抚是比较少的,给他的刺激是不一样的。孩子所需要的实际是一个全面的刺激,小朋友一般会在父亲的刺激当中会比较兴奋,而在母亲这里是比较安全。小朋友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他首先要获得安全感,然后他才能够去探索和运动,比如说爬行。小朋友从与母亲的近距离接触,得到安全感,有这样一种安全感的时候他才会去运动,才会去爬行,才会去探索。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功能的成熟,他还要一种心理上的成熟,他要一种安全感,他知道出去一会,他可以回来,母亲依然会在这里。所以父亲和母亲的之间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就象王老师说的,一个很平,很安全的,他会经常去的,而父亲这边却是很刺激的,很新鲜的。 
  陈小亚:你说这个前庭功能和本体感的发展需要在大运动中获得,假如一个孩子长期由母亲带,他不能够获得这种足够的刺激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陆为之:比如,前庭功能不足的小孩子对空间的把握能力比较差,因为他对空间的感知力比较差的时候,往往对于探索性的行为比较恐惧,到新环境里,比如很空旷,很陌生的场合会退缩,还有前庭刺激不足会导致肌肉的张力不足。小朋友在母腹中都是屈曲的,所以每个小朋友的屈肌都是很发达的,日后发展的是伸肌,而伸肌的功能是运动当中获得的,也就是在前庭基础上获得的。本体感跟一个小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操纵有关。有一个叫作超越眼睛的境界,在运作自己身体时不用眼睛来看,就可以自如的运作身体,只有到了这个程度他才可以腾出自己的心理空间,去做更加高级的事情。 
  陈小亚:有些成年人发现自己方向感很差,说不定就是小时候“扔”的少了。 
  陆为之:父亲一般允许孩子去探索,我看妈妈总是拉着小孩子的手,父亲总是让小孩子自己在后面走或是在前面走,在车上也是这样,妈妈一般总是抱着孩子,而父亲甚至可以让小孩子自己吊在栏杆上晃来晃去。 

  不是政策问题,而是素质问题 

  陆  震:即使我们有象国外那样的政策,一种法定的父亲可以给孩子提供多少多少教育,培养孩子的条件,或者我们具备有多少科学研究,我们看到每个父亲在现实里的责任感有多少?这样130天的假期里他打游戏机、上网,(张静涟插话:当然这是极端的),(陈小亚插话:即便父亲教养的时间很长,也起不到父亲的作用,是不是这个意思?)(张静涟插话:我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我们现在要提出的问题倒是我们的现实,现实到底是怎么样?现在父亲到底是起了什么作用?)(陆为之插话:张老师的意思是:他们是否真的参与了?) 
  张静涟:可能是他们参与的很少,他们可能不懂,所以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自古以来好象养育孩子是妻子的事,好象男主外女主内,反正家里的内务是由妻子来承担的,假如他知道这些科学的原理了,那么还要看他在现实社会中肯不肯做。 

  争论:不要宣传父亲回去带孩子 

  陆为之:在这一点上我正好跟张老师有些不同,我觉得我们一宣传就宣传父亲该回去多带孩子,然而我就觉得以前在不经意当中父亲就扮演了这个角色,而他本身就有父亲的一个功能。现在一教育,又没教育完,反倒把人家都搞糊涂,不带孩子的还好一些,一带孩子变得比妈妈还要妈妈,比妈妈还要敏感,一点点小事就紧张得不得了,所以我就觉得,不要这样教育,父亲不该象妈妈那样对小孩,重要的是要象男人那样面对孩子。 

  父亲的作用:孩子的性别认同 

  陆  震:父亲在男孩子的眼里既是长辈,又是同性别的人,还可能是朋友,所以这些关系母亲没法替代的,如果孩子在一个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将来他会感到很累,兄弟跟父亲是有区别的。当然没有母亲也不行,孩子将来长大找女朋友都难,他看女人都是怪物,因为他从小没跟女人处过。所以父亲从社会角色和社会学角度,两方面都是不可取代的,凡是这两方面发挥的作用,母亲都无能为力,代替不了,如果父亲缺席的话,这个孩子质量将来肯定会影响的。所以,男人女人关系是社会最起码的最基础的关系,这个关系搞不好,长大以后就会出事,这就别提了,这一点他如果缺少,好多问题就会出来。至于那些抱孩子的事,我觉得是纲底下的目。归根结底,这两个性别具有的一切是互相不能替代的。 

  养不教,父之过 

  陆  震:力度、高度、厚度,父亲那边来的多一点,宽度、广度、深度,母亲那边来的多一点,我们说的个案都不能算。作为父亲群体,这还可以感觉得到:在空间、时间上父亲有些地方没有做,你跟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你要去做必须要跟孩子相处才行,大多数时间没跟孩子待一块,你就不可能产生什么作用。时间空间限制在什么地方呢?男人有很多时间是在外面,到什么关键时刻他就来了。上海的家庭有80%是女人当家的,女人在做完事情后心里没底了,不敢去做了,“孩子他爸你是不是来,你看这件事怎么去做?”女人承担着一个很大的压力,(陈建强插话:实际上上海家庭中接触的角色比例是这样的:中年男性占50%,中年女性在家占21%,然后才是祖父母占21%。其实在家里的重大事情上,还是父亲占很大作用)父亲不可替代的东西现在是这样的,母亲是没有办法做起来,她觉得日常的家务和带孩子,就已经把她缠住了,她没有办法跟着思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封建社会里面的严是家教的严,而不是我们理解的父亲更好的参与和母亲一样,我们讨论的范围是挺有限的,在这个情况里,知识的教育,父亲的功能,如果有,是万幸,如果没有,母亲是没办替代的,母亲是不得已而为之,孩子跟母亲待的时间比较长,先把母亲弄清楚再说。农村是管不了,但城市的条件可以让爸爸拎清。 

  男人不是海豹 

  李  维:这是一在个支点上谈问题。国外有个说法,作为娱乐的,说:男人不是海豹,海豹是无性生产的,他说的男人不是海豹是指男人对育儿而言。 
  陆  震:我举个例子,我儿子今年大学毕业了,他要谈女朋友,她妈妈告诉他女人是如何看待小姑娘的,我跟他谈的是一个男人如何看待一个小姑娘,她妈跟他谈了半天,跟我说:你也跟他谈谈吧!我该说都说完了,但是还缺一块,我是女人的眼光,孩子要跟男的谈谈,我跟他谈的另外一回事,象这些非常小的一个一个问题,都是没法替代的,(张静涟插话:能够说给我们听听吗?)这个小姑娘一定要分大小,漂亮不漂亮不要想,要分得清大小,小事情不能计较,但大的事情要咬住不放,比如尊严。这个事情跟他妈妈谈是一会事,跟我谈又是另外一回事。社会里父亲不能替代的事铺天盖地,你做的事情很多是母亲没法做的,单亲家庭最好是可以避免,实在不能避免最好是不能没有母亲,中国没有几个父亲干活能既当爹又当妈,干的象模象样的,母亲先天的母性在那儿。 

  王裕如说不同:孩子成长三阶段 

  王裕如:一般来说的不能替代,第一他是一个异性子女性别认同不能缺少。比如对女儿来说,她对异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比如你是父亲,如果女孩子觉得你是男性,那么她就会认识到自己是女性,这是一个阶段。第二就是一个精神偶像的作用。父亲一般是孩子的精神偶像,他是孩子学步的拐杖。有人研究,在孩子生长分三个阶段:一、把我抱紧点;二、把我放下来;三、别来打扰我。这三个阶段中,我们把“把我抱紧点”认为是母亲的阶段。“把我放下来”就个时候他要学走路,他要奔,这时候他最需要父亲了。父亲可以带他到草坪上,而母亲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时间,安全满足他要运动的需要。如果没有父亲,就是一个空档,孩子运动能力和与自然的接触能力将来就欠缺,而这个欠缺对他将来的交往和他的认识,对自然对社会都是有防碍的。 

  插曲:连游戏都不同 

  陈小亚:我看了一个材料,它分析父母亲跟孩子游戏的不同。母亲跟孩子游戏的时候总是拿玩具给他玩。父亲觉得玩具烦,而父亲自己跟孩子玩,就是人跟人的玩。(陆为之插话:我们是后面观察以后再总结出来的。有没有必要教父亲母亲是怎么玩的,你也学一套,父母亲功能都有,然后教母亲父亲是怎么扔孩子的你也去扔,我觉得这个是最坏的事,比不教还要坏,问题是你要的是一个什么,你要的就是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就可以了。) 
  孙时进:一个完整的家庭是有父母的家庭,而确实父亲本身的存在就很重要。父母按他各自的事情,自己去做,就包括今天教做父母亲,我觉得有时候也很矛盾,好比今天好多医学告诉你,什么东西有营养,最后这个有营养的东西还没有自然吃的东西有营养,(陈小亚插话:其实我们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各在发挥着作用,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父亲不能管得太琐碎 

  王裕如:第三个部份是“别来打扰我”。幼时更需要母亲,长大一点需要运动,更需要父亲。一般来说到了别来打扰我的时候呢,就进入青春期,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今天我为什么要讲第三个部份呢?因为恰恰在这个过程,现在的父亲家长有两句话,就是当他们说别来打扰我的时候,还要在那里继续地呵护他。这样就有碍于他心态的成长。一部分的父亲很忙,忙钱忙权忙的就好象有一个意念,我给你很多钱就是对你好,这是一个极端。还有一个极端就是家长很闲,父亲比妈妈还妈妈,这样的两种倾向,我们是否可以引起注意。因为社会的分化是男人的分化,女人是相对稳定的,她还是干她的,上下的幅度也不大。那么男性的角色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还有一些白领,她们不要孩子的也很多,他们不结婚,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我觉得现在的父亲琐碎化,父亲知道女儿的每个一个偶像,甚至知道女儿的每一次例假,就是琐碎到这个地步,你能说他不好吗?也不是,现在有很多妈妈在外面挣大钱,不管家,然后爸爸回到家里变劳工,系着围腰下橱房,他跟儿子女儿很罗嗦,然后父子对抗母女冤家,可能跟父亲的角色没有把握好,没有发挥他应有的教育作用有关。 

  邓伟志说不同:父亲常有精彩之笔 

  邓伟志:社会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女的也有雌老虎,男的还有娘娘腔,但从多数现状来看父亲有哪几个作用?一个是:平衡器。母亲带孩子比较多,母子、母女之间有许多的矛盾,爸爸就是一个平衡器。再就是一个出气阀的作用。妈妈气量大的也有,但多数好象是爸爸气量比较大,能起到宣泄作用。还有一个:男人比较勇敢,比较有勇气。我老婆从来不敢半夜里出去,而我就没关系,多晚都没事,但现在不行了,意思就是男人带孩子会在这方面影响孩子性格成长。还有一个:现在的教育唠叨的多,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少。现在的女孩总找一个比自己高的人,高一点以后,教育的艺术,教育的方式,也比较高一点。。教育不在于话多,在于精彩不精彩。你说到点子上了,孩子就接受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教育现在重直接教育轻间接教育,异子而教也许会好些,就是你教育我的孩子,我教育你的孩子。我们仍然讲现状,现在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一般起一个外办的作用,既然是外办的作用,在提高了孩子的社会化程度方面,男人的作用是大一些的。 

  作为父亲的邓伟志 

  邓伟志:我跟我孩子就是这样。小时候经常带她去接触社会,我带她去见过104岁的人,这个104岁的人会讲英语,她就很高兴。还有她崇拜哪个作家,我就带她去看哪个作家,(陈小亚插话:男人本身的社会活动量是不是就比女人大?)女孩出去老是受人欺负,男孩就不同(李维插话:男孩不回来吃饭没关系,女孩不回来,或是回来的晚,家里着急。)(陈小亚插话:在自然属性上,男的因为他有力量,所以在客观上就要担负着许多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协调,然后呢,就有了较好的对外协作能力,比较宽容等,这也许跟他性别本身有关系。)只有女孩被强奸,男孩被强奸就很少。我教育我女儿,碰到一个玩蛇的,这个蛇是不会咬死人的,我让她用手去摸一摸,胆子大一点。但是她后来还是怕蛇,因为有别人另外的教育。我女儿第一次离开家,我叫他到外婆家去,我老婆不放心,在我老婆不在家的时候我让她去,看她几点钟去,再叫她几点钟回来,在她妈妈回来之前让她回来。后来有一次被她妈妈抓到,我就承认了。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我带她,这不是老婆的责任,因为第一次总是有风险的。(陈小亚插话:在家里第一个吃螃蟹的,大概总是男的多)。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应该让爸爸多参与教育。我有一个调查:中国科大的孩子,这些孩子12、3岁上大学不容易,我调查以后发现都跟爸爸有关系。有的在文化革命期间“靠边”没事干,就在家里教孩子。有些爸爸身体不好,也不能干事,也在家里教孩子。我还搞过这样一个调查:华东师大教师的孩子,学习好一点,他们会教孩子,因为他们学过心理学、教育学。岳阳路的中国科学院的孩子并不怎么样,他们的父亲拼搏,搞自然科学,也不懂很多的心理学,一天到晚搞实验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这样他们的孩子就出现很多问题。这样来看呢,父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然也不能说绝对,刚才大家讲到鲁迅,鲁迅讲过:孤儿最勇敢。也不能绝对,确实多数情况下缺少父爱,缺少母爱都不行。母亲强调稳定,父亲强调发展。安全、稳定这些都是母亲强调的,父亲强调创新、发展。 

  处处有父亲的作用 

  陆为之:我想补充一下王裕茹老师,她讲的有三个阶段,其实也不是绝对的。他每个阶段同样都有两方面的需要,刚刚出生的孩子在以安全感为主的时候,他已经在寻求自立的冲动,所以他也有一些冒险的需要。到了他要“把我放下来”、“不要来打扰我”的时候,有时候他需要回去保护的,如果把这种阶段分的太清的话,就会使得父亲觉得早的时候就叫妈妈给他安全,到了大了的时候父亲就出面了,然后就让他很有勇气,其实在很早的时候两个角色就在相互的作用。 

  瑞典:男厕所里也能换尿布 

  邓伟志:我举一个例子,我刚刚从瑞典回来,瑞典是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社会秩序很好,女的生完孩子父亲可以休假有的11月,有的13月。但是有一条,必须由丈夫休假一个月,而且这一个月通过鉴定,不能在家里看电视,要带孩子。还有就是欧洲许多国家在女侧所里都有一个给小儿换尿布的板,但是唯独瑞典,男侧所里也有一个。瑞典比较早就让父亲带孩子,培养孩子性别的认同要早一点。 

  父亲的作用跟城市发展水平有关 

  陈建强:十几年前,父亲对家庭的介入比例较小,现在跟前些年相比要好一些。重要的是:父亲对家庭教育的介入跟城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有什么道理呢?三年前我参加一个“父亲角色”的讨论,主要说这么几句话:第一句是“寻找父亲”,第二句叫“呼唤父教”,接下来说了一句话是“男性对家教的整体淡出现象”。是那些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而现在又急于改变国家经济面貌,发展比较快的一些国家的普遍现象。这好象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做出的民族牺牲。就象经济发展了人们回过头来寻找文化一样,经济发展好了,同样父亲介入比例也高了,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基础。最近我也有一个调查。父母亲参加家长的比例是38%和37%,参加家长会的母亲占38%,父亲占37%。这是一个数据。第二个数据是父母亲在家里起“决策角色”作用,上海的比例要比全国比例高一些,上海的父亲决策的比例在54%,上海的母亲是17.2%,祖父母是21.7%,北方的祖父母比例比上海的高,祖父母要达到37%。最近还搞了一个上海家庭教育质量研究,研究1800个家庭0-18岁孩子的父母,父亲与母亲的比例是抽样的,差不多的。所以我觉得,父亲介入家教的情况,现在要好一点。美国在近10年当中也是这样的,父亲对扶养孩子的介入由每周5小时增加到32小时。另外有一个数据,随离婚数字上升,过去单亲当中母亲比父亲带孩子的比例高得多,而现在单身母亲带孩子与父亲带孩子的比例在接近,差距在缩小。这本身可能跟社会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这是对三年前讨论作一个比较,大家也许可能忽略这样一个问题,0-18岁的家长是非常值得我们同情的,这些父亲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同情的,当时抽样是2岁的孩子、幼儿园中班、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初二、高二学生的父母,75%(也就是3/4的父母)是30-45岁这个年龄段。可称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第四代人”,他们基本上出生在55年以后,到60年代末,这一代基本上没有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所以在目前教育孩子当中,他们包括父亲非常需要接受再教育,非常强烈。现在我们为评价父亲的指标,主要有三点:一、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不能看时间量,要看“家庭时间”,即看父亲在家庭发生一些关键性事件、转折性事件的时候介入了多少,第二看参与的质量,看你当时跟孩子接触的强度、力度,沟通的深度;第三、看责任意识。 

  要有做父亲的意识 

  张静涟:还有不要以时间来计算这个肯定是对的,应该看他脑子里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我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不过不一定花那么多的时间,因为他的社会角色不可能给他这么多时间。 
  陆为之:父亲角色的教育当然比母亲角色来的重要,从我们医学角色上来讲,男性的生命力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就比女性弱,容易得遗传的病。我觉得社会角色的生命力也比较弱,现在是父系社会,他在社会上的功能以外,在家庭男性很容易放弃的。夫妻有矛盾父亲就退出来了,你让他意识到父亲的角色好象也比较困难,母亲你不教育她,她还有一个本能,父亲好象弱。 

  网络时代的父亲作用 

  陈建强:网络文化前面,称数字经济更确切,数字经济不仅仅指的是网络的问题,还包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建设的问题,现在上海的家庭,正处于一种数字化的建设之中,或者说家庭教育正处在信息化的改造之中,而在这种改造之中,父亲的角色更为重要,因为网络正提供一种契机。有个调查,所有家庭,家用电器父亲比母亲懂的多,而且是80%的母亲没有孩子懂的早,她们在这个面前是迟钝的。现家庭教育应该是在网络上把家庭教育搞的上去。一个97年的全国好家长叫胡金海,空军政治学院的一个教授,他在网络家庭教育上有整套的经验,他认为现在抢占登上家庭教育的至高点,带领孩子在网络的前面和信息教育的前面,把家庭教育搞好,如果哪位家长不带孩子在这上面起步就会远远落在后面。 

  桑标的研究:母性意识和父性意识  

  桑  标:通常讲到家庭教育,通常讲母亲,母亲的作用怎么样,母亲怎样跟孩子交往,事实上现在父亲参与在这个家庭当中的育儿的比例是越来越高了,前一段时间我做一个父性意识和母性意识的调查和探讨,因为几年前跟日本搞了一个合作,当时做的是关于母性意识,因为日本人比较关注母亲怎么样跟孩子交往,有了孩子以后母亲自身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情感体验,以及他对自身发展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这个问题好象不能单纯从母亲的角度来讲,我们国内在做这个调查的时候我把父亲也放了进去,把父母意识各搞了一个调查表。 
  在父性意识当中是非常奇怪的,最典型的是年轻的父亲对家庭有一种接纳感和责任感,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从父亲的这个功能来讲,传统家庭,父亲关注比较多的可能是外在的东西,但是这个父性意识问卷做下来,父亲的家庭教育角色非常明确,他也愿意接受新的家庭孩子的诞生,也愿意为孩子承担责任。 

  父亲:缓解育儿焦虑 

  桑  标:在这个里面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有一个育儿焦虑的问题。前面好几位专家已经谈到,孩子怎么发展,他身高体重有什么标准,为什么那么容易生病,到底是因为什么。一有伤风感冒就要去看医生,看医生就要去看专家门诊。我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关注的极端就造成了育儿的焦虑感觉,生怕孩子没有带好,生怕孩子落在人家的后面。父亲在缓解这种育儿焦虑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以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鼓励孩子探索。而我们的母亲有了这个育儿焦虑以后她要限制孩子的探索,到池塘边你不能去的,爬山你不能爬的,拿一个刀,不行,有危险的。不要限制他。所以从父亲的这个角度上来讲,他可以承担一种使家庭比较轻松愉快的有生活乐趣的家庭的功能。父亲的这个功能可能是一种缓冲剂,父亲与母亲的方式就不一样,亲子交往的着眼点就不一样,效果往往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点来讲父亲恐怕有母亲不能替代的作用。没有父亲这个家庭确实是很难说,通常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总是成为一个中心话题。有了孩子以后,不管是父亲也好,母亲也好,都把关心投注在孩子的身上。 

  言传与身教 

  有一种跟孩子交往的方式就是“言传”,还有一种方式称为“身教”。言传和身教在不同时候会起不同的作用。心理学家讲这个身教是榜样,你自己是怎么做的、你的价值标准是怎样、你的为人处事怎样,对孩子的影响比你用话语去教作用会更大一些。父母在谈到孩子成长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不是求发展、求自我发展,往往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我想父亲也好,母亲也好,假如说有了孩子以后,在关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同时,关注一些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不要迷失了自我,不要只要求孩子而没有要求自己,那么象这样的一个父亲也好母亲也好,一种角色或一种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大一些。事实上他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教育孩子,今天你要做完这些功课,明天你要考第几名,后天你要完成一件作品,你自己没有做好这一切的话,这个事情的作用根本就体现不出来。 

  孙时进说不同:重要的是存在本身 

  孙时进:父亲既存在,孩子又感觉到你的存在,关键是你自己还是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存在本身就行了。因为很多东西都在你身上表现出来了,并不一定是刻意去做什么。始终牵涉到他本性到底是什么。有没有男性跟女性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攻击性上,攻击性、创造性、勇敢都是一起的。每一个人都有个性,但作为两个性别来说,永远都不应该被取代。要把各自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在这个事情上,父亲把自己应该展现的东西充分展现出来。至于怎么演化,可能跟咱们没有关系。到现在为止还是父亲比较有创造性、理智、逻辑分析,女性比较感性,刚才讲到,有些杰出的母亲她过份用理智去看很多教材去教育孩子,不一定好,母亲她本身就是感性的,以前我也说这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太过份了,后来想想,她这种无条件的爱是存在的,看起来很过份的,但对孩子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个社会变化就象刚才有一位老师谈到了比如网络,跟以往的那个社会不一样了,可能有些变化,总体这个大的方面如果还没有变化的话,应该就是他刚才指的那一点。 

  争论:父亲比母亲重要吗? 

  陈小亚:邓老刚刚讲到一个谈恋爱结婚的事,有一种婚姻梯度现象,女的要找比自己高的。如果找到比自己低的,家庭结构就不那么合理。那么这是个事实,大多家庭的事实。这个事实在家庭教育中会表现出来。男人比女人在水准上高,文明的水准、智力的水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高。 既然男人比女人高,在教育孩子上就要出高招。出主意的分量是不同的,做事情可以女的做得多一点,但是在大事情上,关节点上,在核心问题上男人要记住自己的责任。从统计意义上讲,男人普遍的文化的教养跟他的决断的能力本身也是一种魅力。 
  邓伟志:男人比女人要强一点,当前讲,在家里面男人要比女人强一点,你看在外面多少女强人找不到丈夫。 
  陆  震:他使用的概念非常细,就是在家里什么不行,什么行?只有非常具体的说,这概念没有细化,后面没法比较。我们整个教育不是由几大块组成的吗?一类情感,一类认知,如果我们把这几块切分开,难道丈夫在情感教育上没有老婆好吗?在理性教育上明显超过妻子,但没有办法比较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我看情感教育上,肯定母亲胜过父亲。 
  陆为之:我觉得这个强是决断上的强,这个是对我们很有吸引力的,即便他们两个人在独自的能力上差不多的话,到了家庭以后哪一个人卷入过多的情感成份的话,会影响到他的决断力。我觉得父亲要在家里起到一个点睛作用的话,一定不要卷入太多。(陆震插话:情感的深浅是很难说的,有决断的人情感是浅,没决断的人情感就深,根本就不是这会事。我对我妻子说:你对孩子的情感深还是我对孩子的情感深?我妻子说:当然我对他深,其实不然,我给的情感表现方式不一样。) 

  没有父亲的历史: 二战,父亲去打仗 

  李  维:在欧洲有过一个调查,在二战的时候,男的都出去打仗,女的怀孕。男的回来家庭矛盾出来了,他怀疑这个孩子哪里来的。亲子鉴定最早就是从二战开始的,当然还没有这个科学水平,就是听领居的,领居说你妻子是干净的,他就相信了。丈夫参军后,妻子带着孩子,女孩受的到的损害大于男孩受到的损害,这是没有父亲的情况下。女孩有两个阶段,一个是过份追求男性,而且是放荡的追求男性,还有一个是,怕男孩,非常怕男孩,假如家里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孩,她的各种各样的怀疑都出来了。 

  结束语:父母都要拿出自己的东西来 

  陈小亚:当然我们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结论,说男人在家教中比女人强。但是可以说,男人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优势很多特点,这一点女人要意识到,男人自己也要意识到,才能更好的形成一个父母教育子女的关系。这一点大家好象比较有共识,男人确实有许多东西,比如说勇气、发展、风险,甚至有些马虎,在外部的人们交往当中,可能是更好一些,因为他主外,主外过程当中他要学很多东西。女主内是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也有许多优点,比如细致,这是好事情。但细致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另外的东西。两个生活领域当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光有母亲来教可能就缺一大块,父亲也要出来教,在这个时候父亲就不能往外躲。在家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父母都要拿出自己的东西来,交给孩子。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