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课文《从现在开始》中引发的对学校管理的思考

关于从课文《从现在开始》中引发的对学校管理的思考

关于从课文《从现在开始》中引发的对学校管理的思考

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从现在开始》。这是一个令人忍俊不禁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  

这个故事不仅诙谐地表现了人类永远都在追求自由平等的空间,还充满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以人为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作为学校管理阶层的一员的我隐隐感觉到:文章的作者也正在试图引导人们去探索学校管理方略中“统一领导与民主分权的关系”这一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文中的动物可以映射出三种管理者。  

一、猫头鹰、袋鼠——权力型管理者  

这类管理者最大的特征就以自我为中心,以“校长负责制”为幌子,把个人的成功和快乐建立在职工的痛苦之上。能够从事管理的教师80%90%应该都是优秀的教师,他们都有不少的过人之处,他们在讲话时经常会炫耀“我怎么样”“我以前怎么样”。在拟定制度、安排工作时往往会忽略师生的现状和心理,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自己竖为标杆,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办。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就是没有人反对他,职工们都很听话。

二、猴子——自由型管理者

这类管理者自认为是民主自由之神,他们打着“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旗帜到处招摇,用迎合职工个人利益为手段来镌刻自己在职工心上不朽的丰碑。他们的管理根本上不能让教育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类人往往忽略了国家的利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这种管理办法让小范围内的人获得了心灵上的暂时满足,就像贩毒者一样给人吸食了海洛因,在快乐的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痛苦。他们害了自己,也害了职工,更害了服务的对象学生。大家可以想象:按照自己的方式,老虎要吃肉,会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能让你觉得这是自由平等、和谐共处吗?  

三、狮子——伯乐型的管理者

他们以老领导自居,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阅历甚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在当**时你还没出生呢!”他们没有太多的功劳可以炫耀,往往就会用“苦劳”标榜自己。在即位之前,总想留个好名声。于是他们便用所谓“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选择自己心中的接班人。试问:狮子能给每个动物一次机会吗?如果能,那一个周期是何等的漫长,那又会贻误多少发展的时机?更可悲的是,它竟然把一个自己无法完成的愿望寄托在一个只会说只玩的猴子身上。

也许,以上赘述只侧重于批评这三类管理者了,但批评并非笔者的本意。对于学校管理者如何才能处理好统一领导和民主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提升管理者教育理论和知识水平,创新教育观念,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促进了不少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的改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应该避免繁琐事务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争取时间系统认真地学习新课程下的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管理者的德才兼备,对师生是一种号召力,是一种威望。因此,管理者要有扎扎实实的真才实学,既不做门外汉,也不说外行话,而要做教育教学上的行家里手和学科带头人,做到广闻博采,一专多能。用适应新课程发展的思想和先进方法来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才能使学校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寻找出新的发展点,才能用高质量的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出现新高潮。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保证

学校管理,究其根本主要是对人的管理,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才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只有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保证学校工作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对待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有一颗平等、温暖、真诚的心,尊重、信任、理解每一位教师,走到教师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意见、建议,广纳贤言,博采众长,开阔管理思路,改进管理办法。要行为上求严,待人上求宽;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起好表率作用。同志之间相处共事难免产生意见分歧,对此,管理者要有恢弘的气度,宽阔的胸襟,有容人之度、容人之心、容人之量,做到逆耳之言能听;要善于协调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内部团结;在用人上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创造宽松的环境,做到人尽其才、专有所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发展、成长,要紧紧围绕教师来思考问题,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进取,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追求卓越。

对待学生,管理者要把他们看成具有鲜活生命、富有情感的人,在身体方面、心理方面给以真诚关爱、呵护和引导,要以“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为指导,在管理中教会学生做人,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的人才。

三、建立科学和谐、团结创新的工作机制,是实现学校科学管理的重点

学校必须建立一种科学竞争、和谐团结、改革创新的工作机制,激励广大教职工不断地追求创新,激发他们立志成为优秀人才的内在需求。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和完善评优评职制度、教育质量奖罚制度、人事聘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做到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聘能辞。其次要校务公开、公平、公正,民主气氛浓厚,干群关系融洽。只有校风正,人心顺,教师才会干劲足,成绩才会大。第三是要干部团结,尤其是班子团结,形成合力,非常重要。团结出效率、团结出成绩、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第四是领导干部要放眼激烈竞争的教育市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群众中的新鲜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大胆改革创新,求得进步和发展,在同类型学校中脱颖而出,这才是大局,这才是办学的真正目的。第五是领导要十分注意发扬民主,发挥班子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其他领导要注意发挥助手的参谋作用,当好班子“成员”,而不要当“雇员”,要做到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主动开展工作,积极发挥作用。第六是校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教师中间,调查研究,熟悉教师特点,掌握教师心理状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科学决策打好基础。第七是领导干部还要经常转换角色,具有换位意识,这样才能理解他人,形成上下一心。第八是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依靠干部优秀的德、才、胆、识、勤、绩、廉,依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共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四、坚持教研兴校,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这在教育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将这种新的理念付诸实践,传统观念或多或少地还在影响、制约着我们。在大量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中小学教师自身,甚至不少基层教育行政领导都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字当头,""字当头,""字当头。""字当头——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字当头——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唯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囿于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使得许多学校领导认为教育教学工作才是学校要着力搞好的主业,而科研工作是锦上添花的份外之事,致使许多所谓的科研工作开展不下去或流于形式,同时导致多数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得不到锻炼,禁锢了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蕴藏的巨大的创造力。

新世纪的教育呼唤着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尽快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学校管理者应该把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付诸实践,坚持不懈地宣传、鼓励、培养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走出误区。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科研兴校,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者既要坚持像猫头鹰、袋鼠一样严谨的工作态度,像猴子一样的人性化管理,像狮子一样具有丰富的经验,还要积极学习和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