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学论》中说:“君子之教,喻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比喻,可以把陌生变成熟识,把抽象变成具体,把高深莫测变成通俗易懂,把复杂变成简捷,把枯燥无味变成生动有趣,使人易于理解,记忆深刻。

信息技术中的一些概念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难于理解,显得抽象,很深奥。如“电脑”,“窗口”“网络”“鼠标”“墙纸”“菜单”“盲打”“CPU”“输入设备”等。如果恰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不仅有利提高听课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

一.  运用比喻,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学习计算机CPU、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时,由于是第一次听到专有名词,很不好理解。我先告诉学生输入和输出设备是计算机接受指令和数据,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说:“我们看东西用的眼睛,听声音用的是耳朵,那么眼睛和耳朵就可以看做我们的输入设备,同样,我们用嘴巴讲话,用手写字,嘴巴和手就可以看作是我们的输出设备。这时,我把电脑比喻成人脑,根据人脑的作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

嘴巴(说)脸(表情)——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记忆力——内存:ROMRAM

把说话的内容作记录——外存:(软盘,硬盘,光盘)存储器。

二.  运用比喻,形象化地对照。

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用到两个专用名词,“读”和“写”,这和我们平常讲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存储器比做录音机的磁带。“读”好比录音机中的“放”音,“写”好比录音机中的“录音”。

在学习“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这两部分内容时,我把“我的电脑”图标比作是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百宝箱”,把资源管理器比作是Windows的“大管家”然后让学生比较二者。

对于“回收站”,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我拿起预先准备好的一张纸,走向门口,把它扔进了废纸篓。这一突然的举动被学生注意着,我转向学生,微笑着说:“同学们,刚才老师有一张纸不要了,就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那么,我们的文件如果不要了,扔哪儿去呢?这时有学生回答我了:“回收站”我肯定了他的回答。接着问:“老师现在又觉得这纸有用,我可以把它从废纸篓里捡出来吗?”我略微停顿后说:“也可以捡回来,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文件快捷方式的删除和恢复操作。

三.  运用比喻,方便学生操作。

学生在用Word录入文字,存盘操作后,经常不知道自己的文件存放在哪里。这时,我就把一个个的文件比喻成一个个的学生,要找到一个学生,必须知道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把学位比喻成盘符(ABCD等),把班级比喻成文件夹。因此在操作时只要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在学习文件名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组成,我用了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的人名,人名是姓氏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不同类型的文件需要对应的程序才能打开。

在学习文本输入时,我比划着对学生说:“有人在键盘上输入是慢慢吞吞用“一指功”,而有人却像弹钢琴一样十指如飞。既快又准。我们要学哪种人呢?”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后者,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在学习使用五笔字型输入法时,我鼓励学生多使用“学习键”——Z键,并且告诉他们,由于它们可以代替其它暂时不知道的键而达到输入效果。因此它是个“百搭键”。这样的教学,学生觉得很有趣,使学生在操作上更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