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与提高

小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与提高

小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与提高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小学体育是人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的基础,即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习惯的养成是“兴趣→爱好→习惯”的一个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热爱体育,其学习的热情和持久力才会提高,才会成为未来真正的“体育人口”。体育教学要新颖,要有趣味性,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教学中结合体育影片,看电视、体育录像、VCD等方法,介绍、讲解古今中外的体育趣闻、体育的起源与发展,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另外,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本校田径队和小足球队在各级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并展示比赛时的照片和获得的奖杯、锦旗、奖状。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体育的热情。

 2、丰富课的组织形式。

 教师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上和教学内容上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的新颖多变,会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跳远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也是竞技性很强的项目,它贯穿于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各册教材。在学生初步学会动作后,组织一次小型的跳远比赛,评出当堂课的“跳远王”,并不定期地组织“跳远王争霸战”,在学期结束时决出“跳远总霸主”。同时告知学生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持久、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又如:在上肢力量练习时,单纯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我将学生分组,进行“立卧撑”、“俯卧撑”对抗赛,累计各组完成次数的总和来评定胜负;还可以把跳绳、掷实心球等项目同体育达标结合起来,使学生练习有目的,进一步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

 3、改变体育的评价标准。

 学生因先天遗传等因素,身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如果用传统的体育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生,即使这个学生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及格”的。我们可以对学生“不求完美,认可及格”,让学生对学业有轻松的感觉,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例如“体育达标”中的“仰卧起坐”,对于越来越多的“小胖墩”来说,1分钟要做二十几个,简直有点遥不可及。如果我们简单地判定他们不“达标”,那么他们将失去做“仰卧起坐”的兴趣,也许这一生他们都将不会“达标”。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只要体育态度端正,坚持练习,哪怕最后测试时就做一个,也能“达标”。这样一来,学生没有负担,也激发了练习兴趣。一个、两个、十个……,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每个学生都有了进步,其中一个学生由一个不会做到1分钟做了33个。这种方法运用在其它“达标”项目上,效果也非常显著。

 4、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

 体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技能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感情展露,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加温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于学生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在小学中高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足球和篮球这两个项目兴致很高,但少部分学生则兴趣不大。为此,面对他们我总是生动形象地讲解,熟练、轻松、自如地作动作示范,偶尔还有些“花样”表演,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感染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二、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

 爱好,是人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有调查资料表明,一年级学生对体育很喜欢的占24%,喜欢的占49%,一般的占20%,不喜欢的占7%;对现有体育课评价很满意的占10%,满意的占14%,一般的占21%,不满意的占55%。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好的,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兴趣就会逐渐淡漠。再加上由于学生体育基础、运动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在面对困难和竞争时表现出畏惧和冷漠,这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消极情绪,会把培养起来的兴趣给扼杀。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松树”施上“松树”所需要的肥料,给“牡丹”施上“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例如,在支撑跳跃的教学中,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跃跃欲试,接连几跳后,兴趣下降;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指女生)存在畏惧心理,怕自己做不好,被笑话、被指责而止步不前;但他们同样希望与其他同学一样在完成动作方面有进步,受人尊重。针对上述情况,在教学中,对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改进措施与提高动作难度的要求。使其兴趣得以回升,而对基础差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好突破口,耐心辅导、积极鼓励,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树立信心,鼓励与激励相结合,一旦跳跃成功,他们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的喜悦,从而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当然,这种区别对待的练习原则,也可用于其它项目的教学。例如:田径、球类项目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对不同的组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发挥其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自信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三、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它有别于兴趣和爱好的是它没有意志努力的存在。而体育习惯,更是一种自发的、能使人从中获得快乐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是围绕踢足球的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踢,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中小学生因踢足球造成骨折等伤害事故也是很多的。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4、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趣味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给学生“制造”快乐,让学生学会自己愉悦自己,就能把体育课上成“育体”课,从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