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游戏在数学学习中的惊喜

新游戏在数学学习中的惊喜

新游戏在数学学习中的惊喜

到了六年级,面临毕业考,学生感到压力太大,喘不过气来;上课发言,大家大眼瞪小眼,任你抖“包袱”,说幽默,气氛不错,听笑有人,发言主动的人少。做作业更是应付了事,没带,没做作业的天天都有,哪天要没有缺,倒让人奇怪。学习生活按部就班,一切都波澜不兴,做老师的都心中有数,年年的重演,可是我心急--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能再这样过了。
  偶然一次,在教师培训中,师大教授给我们做一场讲座,除了理论知识外,让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次次的游戏,不论年少年老的教师都玩得“疯狂”,教师们不仅在合作游戏中获得知识,更获得可贵的欢笑和快乐。
  “我能不能把这份欢乐带给我的学生呢。”我思考着。
  第二天,回到班级,上课之前我宣布做游戏,(反应一般)我再介绍了游戏的内容--“荒岛拍卖会”(我自定荒岛生活七天)学生象热锅里的水很快烧开了。
  游戏规则我做了修改,如学生必须在学习中获得游戏点数来参加拍卖会;可以利用上课的发言,完成的课堂练习,家庭作业,课前自习程度,创造发现等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点数。
  由四人组成一个学习游戏小组(一个荒岛部落),每个部落可以利用小组获得游戏点数来参加模拟拍卖会,每天拍卖十个物品(拍卖品如帐篷,汽车,钻石,时装,食物等等),历时五分钟,价高者得。高兴之余,学生每天写一篇“荒岛生活”记,也可换取点数。
  经过几天的游戏,我惊奇地发现:1,上课发言,你争我夺,你说我驳,激烈时把老师都晾在一边,都是游戏点数给“闹”的,后来加一条规则(每组各有一个发言优先权给少言者准备的);2,作业情况,人人交齐作业,质量也好的让人吃惊,我问学生怎么回事,学生回答说:“做作业比考试还认真,检查了一两遍。”经常没交作业的高峰同学在同组帮助下,交来作业,虽说不是很好,但也进步巨大;3,提高了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学生说,往常作业一百分都少见,现在一张作业,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多么有成就感啊,学生连做作业也开心;创造发现也多了,教学“球的认识”,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课本没有教学内容,学生也从课外书中查阅到了公式,拿到课堂讲解的似模似样,学生学习变得如此积极,让我着实感动。
  送走了这一届毕业班,我静静思考着这一切变化的内在规律。
  游戏教学法是利用游戏来向儿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一种教学方法。游戏活动常常是在假设和想象中完成的,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可以使学生提前体验成人的社会生活,扩大社会经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对学生获得知识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落后学生语言思维发展迟缓,除生理健康状况因素等原因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的游戏活动,创设一个充满爱和快乐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克服学习落后学生自卑、退缩等不良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趣,发展语言交往能力。如拍卖过程中每组喊价,加价。每天写的“荒岛”日记给学生更多的生活体验。
  游戏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并不急着做游戏,学生觉得获得游戏点数也是很快乐的。
  学生张勉平时沉默寡言、交往能力差,通过这次荒岛游戏,教师和同学听到他难得的笑声。对于该同学语言表达上的进步、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教师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他今后大声地说话,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这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良性刺激,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就逐渐发展起来。
  这种新兴游戏并不一定要求数学教学与游戏同时进行,这样就避免了教学中为游戏而游戏,但仍然在教学中充满了快乐。
  二、游戏教学法对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促进作用。
  社会交往是指儿童与其接触的社会成员进行人际交往。这种交往是十分广泛的。随着儿童的成长,生活环境的扩大,交往的机会也变得日益众多且复杂起来。如与父母亲的交往,与商店营业员、理发师、医师、公交部门人员等多方面的交往。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
  利用游戏法教学,老师扮演拍卖师角色,请同学分别扮演文中主人公荒岛生存者。师生共同游戏,有效地改善了学生间的关系,师生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