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有效策略的探索

家园互动有效策略的探索

家园互动有效策略的探索

  

 一、我院家长特点和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家长特点:在全院幼儿家长中,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达70%以上,其特点是“高、新、少”,即文化素质较高;获取各类教育信息的途径多,教育观念较新;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
  家园合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班额较大,师幼比例较高,造成家园互动状况常常是一个班同一种要求;虽然教师利用各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但家园共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二、家园互动有效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策略一:按幼儿实际教养者或监护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互动
  我院幼儿的实际教养者和监护人大致分三种情况:其中父母共育的仅为1/3,另有24.5%的孩子由祖辈代管,41.3%由母亲为主教育。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院将幼儿家长分为双亲共育、祖辈代管和母亲主育三个教养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家园互动。
  1.双亲共育教养群
  教育特点:重视孩子智力开发、兴趣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要求较高,干预过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控制较严。
  孩子表现:知识较丰富,视野较开阔,但有的独立能力较差,在集体活动中自信心不足。
  沟通策略:通过一系列家园亲子活动,在与其他家长和教师互动中促进其自觉反思,降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及过度干预。
  2.祖辈教养群
  教育特点:偏重孩子的保育及生活照料;教养行为多包办代替、娇惯溺爱,原则性不强。
  幼儿表现: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多是旁观者。
  沟通策略:时常邀请祖辈来院观看并参与孩子的一日活动,教师与之进行面对面的个别沟通。
  3.母亲主育教养群
  教育特点:更加关注细节,不乏包办代替现象;重视阅读、计算等安静性的活动,多反对幼儿开展危险性、挑战性活动。
  孩子表现:比较情绪化,敏感、脆弱,依恋性强,有的体能较弱。
  沟通策略:唤醒父亲的教养意识,鼓励母亲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