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忽视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
家长别忽视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
据了解,因为家庭中夫妻关系已经破裂,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的种种不是,长期以来,孩子已经有了心理问题,这种暴戾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看着孩子已经长得和父亲一般高的健壮的个子,记者深切地感到,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个家庭已经忽略得太久了。
家庭气氛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
陈一筠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家庭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而家庭气氛则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
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也会意见不一,但在原则问题上则团结一致,生活在这种合作、谅解的氛围里,儿童会不知不觉间学会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
而有的家庭长期冷战,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争吵无休无止,处事只想到自己,很少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和想法,甚至还互相挖苦折磨,这样的家,犹如一座“精神监狱”,孩子的心理发展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闹事和犯罪,难于受教。那位与父亲冲突的初中男生,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结果出现了心理问题。
陈教授指出,首先家长要能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说话办事不以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样教人,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语言文明,构建出融洽的家庭气氛,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养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个性上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陈教授把父母的教养态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专横的家庭。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家长意志,稍不听从就加以惩罚。在这种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缺少自主权,要看父母脸色做人,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宠、有求必应、父母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的家庭。父母长期、过分的包办代替,容易使孩子养成很强的依赖性,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每年大学新生入学时,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父母代孩子办理各种入学手续、张罗购买各种生活用品,而孩子却在一旁袖手旁观,父母离开后,孩子无法忍受独自生活的寂寞,跟新同学也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学生竟因此而退了学。
第三类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很少过问的家庭。这种忽略型家庭中的儿童,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陈教授特别指出,在深圳,一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务,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想法,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家庭。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鼓励和引导孩子,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孩子也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可见,不同的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所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负责、勤奋、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单身家庭更应关注孩子心理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之而变,单亲家庭不断出现,离婚与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
陈教授认为,家庭结构的变化,首当其冲的是儿童心理的被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被破坏了,家庭给予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了,伴随而来的,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在有些破碎的家庭里,孩子还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父母倾诉的对象,甚至是一方或双方的“同盟者”或“仲裁者”,有时还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有的孩子很难与继父母相处,或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都严重阻碍着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陈教授指出,有统计显示,家庭不完整的孩子,犯罪率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都要高于正常家庭,曾经在浙江金华发生的中学生弑母惨案,还有大学生虐待动物事件,就是这样的例子。
她认为,父母要正视离异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加强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已离异的家庭更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氛围,消除现实对孩子造成的心理障碍。
- 基础教育如何成为大师“摇篮”
- 说话是智力发展最重要部分
- 心理专家关于孩子成长问题的建议
- 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 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 中国家长应该向西方学什么
- 正确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冲突的方法
- 家庭教育失误导致少年失足第一篇
- 中国父母常犯的错误和相关办法
- 早期教育需要怎么教育
-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家庭教育是需要条件的
- 教孩子做人是成才的根本
- 关于开发学生潜能与扬长教育的知识
- 小燕子
- 美丽的双珠公园
- 大班音乐维族歌曲《雪莲花》
- 大班手工:想飞的梦
- 3《英英学古诗》
-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大班科学教案《房子里的高科技》反思
- 小班体育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动物去做客》
-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认识自身》反思
- 银饰广告文案38句
- “树清风,创清廉”廉政朋友圈文案32句
- 王者情侣名字虐狗4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