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分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因此对子女的期望值更高,对家庭教育更为重视。所谓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有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当前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一、家长不正确的“育人观念”
??
  由于对“人才”的片面理解,导致家庭教育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他们把一个人成才的规律简单地划为一个等式:分数=知识=智力=学历=成才,从而造成家庭教育行为上的盲目性。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及现在毕业生分工难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单纯以考得高分升上重点学校来要求子女,单纯以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和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子女,其目的就是挤过“独木桥”、攀上“宝塔”,结果使得孩子除了承担学校里繁重的学习负担外,回到家里,家长还要层层加码,请家庭教师,进各种补习班,连星期天、节假日也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很少有时间读课外书,进行有益的健康活动。家长的这一切努力都是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子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升入重点学校,将来能“出人头地”,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
  二、对“独生子女”的过分溺爱
??
  随着独生子女在社会上比例的增大,家庭教育的问题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给予过度的爱,过分的保护,孩子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如家务劳动,衣食住行,家长都统统包揽过来,有的家长甚至替孩子在学校值日扫地……。过分地宠爱,使一些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缺乏生活能力,缺乏自主精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然而,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全家人的希望,不惜重金进行智力投资,除购买书籍、高档学习用品外,还购买钢琴、电子琴,请家庭教师,进各种补习班,进贵族学校等。每个孩子的发展,不仅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孩子本身条件的制约。而现在的家长往往忽视这些条件而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
  三、问题严重的“单亲家庭”教育
??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造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单亲家庭不断增多。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如:离异后的家庭,监护方除了承担家庭重担外,还要忙事业、忙工作,无暇照顾子女,对孩子的事情不理睬,让孩子产生了孤独感;有的监护方则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负担,影响了自己重新组建家庭,从而怨恨孩子和另一方,这容易造成孩子的怨恨、压抑,甚至厌恶家庭的心理;有的家长则觉得孩子失去过多,就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他们更重视的是对孩子生活上、物质上的关心,这容易造成孩子任性,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缺少父(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自卑、低沉,这种被扭曲的心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发展。
??
  四、“隔代”式家庭教育的弊端
??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许多父母往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事业,祖辈承担孙辈的“隔代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困挠着现代家庭。也有一些年轻父母,不是没有时间带孩子,而是图省事,认为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并且有育儿经验,所以把孩子交给老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父母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则趋于感性。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给孩子买一样东西,满足孩子一个要求,往往要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作准备。但老人对待孩子往往有一种溺爱的倾向,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而较少理会这种满足对他们有益还是有害,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任性等不良个性,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而且,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鲜事物较慢,从而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发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