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特点
时间:2008-12-10 05:24:56
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的极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一个合格社会成员,必须接受全面教育。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家庭教育都有责任使其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一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2.广泛性。家庭教育的广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家长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随时可见,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趋向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即使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对其子女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家长对子女择业、待人处世、社交、恋爱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复杂性。家庭教育的复杂性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没有规定的教育内容和学制。家庭只有自然的条件,难有人为的选择。特别是家庭关系,是天然造就的,不能更改。
家庭教育复杂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求不一致,经常陷于“教而无效,放而不忍”的困境。左邻右舍对孩子的影响有好有坏。从目前我国的居住条件来看,很难做到像孟母三迁的事实。这就构成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
4.渗透性。渗透性也可称感染性。家庭教育的渗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决定了家庭经济状况。成员之间的关系、文化氛围、生活习俗。家长的爱好等都会耳濡目染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特别是父母的思想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刻。
5.灵活性。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
“遇物则诲”,相机而教,通过生活实践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易为孩子所接受。
6.权威性。这里的权威性主要指血缘伦理的权威性。是一种特殊的权威性。家长有一般教育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存在着经济与生活的信赖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权威性,不但有一般的教育力量,而且天然地带有亲情色彩。权威有着强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7.针对性和及时性。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特殊关系,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子女有什么想法都愿向父母倾吐。孩子在自然状态下,少有戒心,因而思想作风、行为习惯表现得最真实、最充分。所以,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秉性、脾气摸得十分透彻。“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为家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提供了条件。
8.长期性。家庭教育的长期性,是相伴人生的,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受到家庭教育。虽然不同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小不一样,但始终伴随着人生。如果家庭是一种民主类型,已成为父母的人,还会经常从孩子的言行中受到教育。
9.继承性。继承性也可称为延续性。人们在家庭里接受了父祖辈对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长大成家立业后,也用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用从父祖辈那里接受影响和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后代。“家风”、“家业”就是继承性的一个说明。
家庭教育的继承性对于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造就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特殊才能的家长,应努力把家庭建成造就特殊人才的摇篮,为社会造就更多更好的具有特殊技能和专长的宝贵人才。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既有对家庭教育的宏观研究,又有对家庭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既有对家庭教育理论的论述,又有对家庭教育实际操作技能的探索。
推荐文章
- 10条父母一定要打破的规矩
- 孩子管好自己的口袋 经济意识在学生心中萌发
- 父母管得严,孩子爱撒谎
- 家教成功的奥秘 尊重孩子的个性
- 人品对人才最重要
- 培育生命尊严意识应的相关指导
- 关于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当谨慎的文章
- 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是问题家庭
- 孩子发脾气该怎么办的方法
- 奥斯本的成功对家教的启示
- 关于家庭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的知识
- 家长应当如何与孩子沟通的相关知识
- 中外知名教育专家的60条教子建议
- 孩子培养习惯的方法
- 迷离扑朔
- 我爱我的文具盒
- 为何小孩子的头颅不能敲打
- 红烧豆腐
- 街头识字
- 我的航模情结_小学生作文:二年级
-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变变变》反思
- 中班科学活动《声音变变变》教案反思
- 泰米朋友圈文案31句
- 日韩风格女装宣传文案36句
- 励志朋友圈文案31句
- 最潮qq昵称男生413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