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我问:“你那孩子不可能生来就这样子吧?”赵雪梅回答说:“哪会呢,他以前好乖的,虽然有时候难免顽皮了一点,可一旦做错了什么,我只要说上两句,他就会改正。随着年纪的增长,懂的事多了,犯的错误也多了,每次给他脸色看,也只能收敛个三两天。但丈夫不在家,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他讲道理,除了训斥,我能有什么法子?是吧。老同学你是心理医生,快帮我出出主意,我该怎样去挽救儿子,该采取什么方法去教育他?”
赵雪梅的一大堆诉苦没有激起我的一点同情,反而令我深深痛心。我直言不讳地说:“孩子的病根在于你的教育方式,因教育不当引发的儿童“心理惰性症”,这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压教育”下常形成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情绪障碍,因为你们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对孩子期望很高,如果过分溺爱、放纵会造成孩子智力残疾,但你们又不太清楚,如果孩子过分压抑同样会导致心理残缺。
见赵雪梅不解,我进一步解释:“由于你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千篇一律、语言重复的反复说教,不断给以同样程度训责,长此以往,这种唠叨式的教育模式使他养成了‘心理适应性’,从而让他‘脸皮厚’起来了,最终导致今天只见教育不见效果的局面。比方说吧,今天让你洗一下0℃的冷水澡,你会冷得直哆嗦,但明天、后天、十天后……天天如此,你就会因为习以为常不再感到寒冷。为什么?道理很明显,因为你的肌肤已适应了0℃水的刺激。同样,批评教育孩子也切忌模式化、简单化,指责啰嗦,训斥词不达意,期望太高,管教过严,都会导致孩子反感,甚至引起不服、顶嘴等逆反情绪和异常行为。”
见老同学满脸期待,我又补充道:“你们做父母的,或许普遍都认为:只有棍棒耳光下的‘严刑教育’才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创伤,动动嘴皮子就毫无什么后顾之忧了。其实不然,如若父母们说教不当。同样有损孩子心理健康。”
“那今后我到底该如何做呢?赵雪梅急切地问。
我告诉她,首先,父母应掌握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方法,懂得用语言技巧从不同方面批评同一种错误,通过改变刺激的方式,引发孩子的条件反射,如母亲教育不灵可改由父亲,或爷爷奶奶来指引,用启发代替训斥等。其次,尝试用不同语气和孩子谈话。许多家长总是以一副不近人情的冷面孔来批评孩子,让孩子望而生畏,根本听不进你说了什么,有个成语叫“推心置腹”,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有时候朋友们的交谈远比指责更易于让人愿意接受。或通过一些浅显简单、有“阴谋”的游戏让孩子亲身体会一下过错招致的恶果,引起警惕。其三,对于听惯了斥责的孩子。有时候沉默比语言更能触动他的内心反省。同时,适当地表扬、发现和肯定他某方面的进步,增加他对你的信任感,都是破解“惰性心理”的方法。最后,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期望要现实些,“赶鸭子上架”只能自取其辱,何不让他在水里自由自在、引吭高歌?
最后,我颇有感慨地说:“‘心病还靠心来医’,只有用心去摸索孩子的内心世界,消除亲情隔阂,才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说教的效果。不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仅徒费精力,只会让孩子遭殃,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让父母们自食苦果,还伤神费力。”
听了我的话,赵雪梅追悔莫及,满口答应要按我的意思,去改进以前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
- 幼儿教育别重知识轻道德
- 关于走出儿童观的误区的相关问题
- 千万不要对孩子说的话
- 教育孩子的多种错误态度
- 埋没孩子天性的误区
- 关于益智玩具和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
- 关于精英式教育的相关资料
- 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 当宝宝犯错时该如何教育的经验
- 关于以罚代教
- 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 幼儿教育的相关要点
- 过早挖掘潜能对不对
- 教育孩子的错误态度和解决方法
- 尊重人格的几种教育方法
- 看图写话-洗袜子_小学生作文:三年级
- 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引发的思考
- 小班语言教案《小金鱼捉迷藏》反思
- 家具商场促销朋友圈文案34句
- 自驾拼车服务朋友圈文案40句
- 工匠精神朋友圈文案37句
- 校园防火朋友圈文案32句
- 医药交易中心品牌朋友圈文案3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