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Q: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可以称为神童或天才呢?
A:
“神童”,在中国也叫“奇童”,在国外叫“天才儿童”,就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之所以称之为“神童”,除了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或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这个显著特征以外,似乎还有点儿“神秘”的感觉。就是说,“神童”的这个“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出奇的聪明;二是“神秘”,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我觉得个别儿童特别神奇,肯定“事出有因”;但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找到原因。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说:“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谜。”
Q:这些被称为神童或天才的孩子是如何被培养的?
A:
有人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这不是事实。要说能培养神童,那为什么世界著名的神童小威特的父亲不多培养几个神童,使他们的家族成为“神童世家”?事实上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也。所谓“神童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特别聪明,冷静地选择了一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继续促使孩子进步,如此而已。我认为:“神童是不能复制的。”与其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发现的,而且发现之后,没有阻止孩子继续进步。
Q:当看到有“天才”的相关报道时,您觉得家长可以怎么做?
A:
近几年,接连不断有人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他们拍着胸脯说“揭开了神童之谜”,打出“0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儿童个个都是天才”,“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说法不绝于耳;还有的人“承诺”:“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些人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是神童的“批发站”!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是科学的断语,而是在制造“神话”。家长对于这些言辞和说法应该谨慎,不可盲目。
当然,“神童”的确是存在的,但那是极个别的,甚至可说是“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随意夸大。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在某些“神童教育”广告介绍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早智力开发”,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 让孩子自己动动小脑筋
-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 这些话你不能说
- 最好别让孩子太“听话”
- 埋没孩子天性的误区
- 关于益智玩具和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
- 关于走出早期教育的误区
- 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 家长赏识教育的误区
- 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 请勿先入为主,听孩子把话说完
- 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 过早挖掘潜能对不对
- 教育孩子的错误态度和解决方法
- 关于给宝宝补充DHA的相关知识
- 怀孕第十月胎儿发育情况指南
- 租房合同范本
- 分娩,你选择哪家医院
- 要个孩子,这些数字请知晓
- 字母歌
-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二十四
- “老山羊”,我恨你_小学生作文:五年级
- 13-14个月婴儿发育测试
- 讽刺老师不配为人师表的句子145句
- 幼儿园活动课《爱护公共设施》教案及教学反思
- 气象朋友圈文案:气象防灾减灾朋友圈文案3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