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预习指
30.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30.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学习前三首诗,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2.理解三首诗歌的意境。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重点:(l)朗读、背诵这三首诗词。(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预习指导: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碣石 澹澹 竦峙
28卖油翁 欧阳修 28卖油翁 欧阳修
教学目的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
29宋定伯捉鬼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理解本文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
(l)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
( 3)学习“是”“之”的用法。
2难点:
理解人能战胜鬼的故事的积极意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黎明的通知 第一单元
·单元要点分析·
诗歌,具有优美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形
象、富有音乐美。多读一些好诗,对陶冶人的情操,学习语言、丰富我们
的文学素养,是极有好处的。
这个单元让我们主要欣赏的是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所选的诗作
形式不一,旨趣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抒情。学
1敬 畏 生 命(一课时) 1敬 畏 生 命(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并从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2.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学习本文从日常生活现象去感悟生活和人生
3.感受生命的伟大和力量。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2
教具:录音机和录音带(也可用电脑一室的电脑播放音乐)
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
1短文两篇 1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旨。
2.品味一些语句。
3.认识生命的木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课前预习:阅读这两篇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读书感受)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
2紫藤萝瀑布 2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4. 感悟生命的永恒。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www.3edu.net)
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警惕的“伪新课程”现象
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警惕的“伪新课程”现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教学一线的不少老师都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的航标。确实,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然而,在为新课程取得许多成效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一、活动的目的野生动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它们为人类提供多种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们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平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野生动物对人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要生存,就需要合理运用和保护
挖荠菜3.写“我”挖荠菜时的感受。 无上的美味 是一种享受。 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第二部分:(11──14自然段)写解放后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受和“我”的感慨和希望。第二课时一、回顾第一部分的内容。二、研读第二部分。1.让学生朗读第11段,然后回答:这一段着重写什么?用了什么写法?〖着重写解放后对长在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诗两首(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四、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课时安排】共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讲《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讲《静夜》,第三课时讲相关的诗歌常识和作业
静夜 郭沫若诗两首(2) 静夜【教学要点】一、整体把握诗情,理解诗意。二、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像(虚写)的关系。三、重点讨论最后两句诗的含义。四、做联想和改写练习。【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
初识“画图”
一 初识“画图”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画画及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1、掌握画图程序的启动步骤。2、会根据需要设定画纸的大小。3、会退出画图。 1、掌握画图程序的启动步。2、会根据需要设定画纸的大小。 会根据需要设定画纸的大小 一、引入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许多事情,前边我们欣赏的动画片就是通过
《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 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
苏教7年级上《“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检查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词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引导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并教给学生感悟的一般方法。
3、 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之门的兴趣。
教学设想:
怎样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日常的
一册1课金黄的大斗笠 〖教学目标与内容要点〗1、学习散文诉朗读的停顿,训练朗读2、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体会姐弟俩天真可爱的形象3、理解用三幅风雨图写故事的方法〖重点〗目标3〖难点〗目标2〖教学过程(www.3edu.net)设计〗一、导入大家喜欢图画吗?你曾经觉得一幅图画很美吗?它们为什么让人觉得美呢?其实,不仅用色彩
散步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准确理解词句的含义
3、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1、2
预习指导:
通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地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三分钟演讲:
二、
背影 背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目标1 2
教学难点:目标3
预习指导:
查字典,解决生字词,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www.3edu.net):
课前三分钟演说
一、激发
第二册《小橘灯》教案 《小橘灯》教案

(2003-05-24 18:17:19)
第一课时一 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1.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几个问题: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②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故事发生在黑暗的旧中国?③小姑娘家遭到了哪些不幸?④面对这些不幸,小姑娘表现出怎样的性格和精神?2.再默读一遍课文,默读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2003-05-24 15:36:44)
天津室教研室 曹光斗教学目标:一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二 学习两相比照的结构。三 了解两种不同的学习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教学设想:一 安排三课时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1.描述百草园部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2003-05-24 15:56:20)
苏锦熙 黄向群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及感受的写法。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
《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1)

(2003-05-24 11:40:56)
教学目标: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教学重点;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教学时数:用二课
初中一册十三岁的际遇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
2.继续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分段和归纳段意。
2.难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总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方法3.培养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写评析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背诵全文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三分钟演讲]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二位同学即兴描绘窗外的田野景
页次:78/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