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常见表现有哪些

疾病知识  2009-03-06 04:52:21  文章出处:
  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燥等症状。  后期高血压病人其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早期可无症状,但后期易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燥等症状。

  后期高血压病人其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早期可无症状,但后期易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也可引起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则先呈现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症状。

  高血压病分为几期

  高血压病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高血压分成三期。

  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在12.0-13.3Kpa(90-100mmHg)之间,休息后能够恢复正常,临床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3.3Kpa(100mmHg)以上,休息后不能降至正常,并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者: 1、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室肥大的征象; 2眼底检查,见有颅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 3蛋白尿的(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4.7-16.0Kpa(110-120mmHg),并有下列各项一项者: 1、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 2、左心衰竭; 3、肾功能衰竭; 4、眼底出血或渗出。

  保健预防措施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患病率可高达20%以上,就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到11.88%,估计全国至少有9000万人患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宜低盐饮食:食盐每天不超过5-10克。忌辛辣食品,忌烟酒。 选择对体力消耗不大的运动,如慢跑、打拳、气功等,亦可按摩头面部穴位,如太阳穴、风池穴、翳风穴等。 控制高脂肪饮食,如动物内脏及其制品,可常食木耳、山楂等,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从卧位到立位时不宜太快。 保持大便畅通。 培养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做到心平气和。

  高血压病的心理治疗

  高血压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有关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升高。人的个性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不稳定型个性的人长期紧张、压抑、忧虑,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易患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所以已被划入心身疾病范畴。

  心身疾病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但它与其它心理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等又有所不同,神经官能症不伴有明确的躯体器官损害,而心身疾病则有明确的躯体器官病变。因此心身疾病又被称为“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目前,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临床医生大多还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服药后,有些人血压居高不下,另一些人血压则出现明显波动。现代心身医学专家认为,心理治疗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轻度血压升高的高血压病人无需服用降血压药物,单独心理治疗就可起到降血压目的。治疗措施主要针对造成紧张、压抑的心理因素,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改正不良个性,提高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起适当的、规律性的工作、生活、休息习惯,保持足够的睡眠。对于中度以上的高血压病病人,除了采用以上的心理治疗措施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降压药物。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