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可以损伤动脉内皮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血压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就越高。由于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升高可触发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堵塞冠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两倍,而且高血压使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梗死后近期及远期死亡率增高,原因可能是高血压使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增多。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破裂(左室游离壁、室间隔、乳头肌)者有53%伴高血压,心肌梗死伴慢性心功能不全,也常见于梗死前有高血压者。
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血压可发生不同的变化:①即刻下降,以后不再恢复到原有水平。②维持原态。③暂时下降,3个月后又增高到原来水平。心肌梗死后血压明显下降者,梗死后的死亡率较高,这反映心脏泵功能较差。梗死后血压仍然较高者,心脏承受的负荷高,应适当控制血压,降低心脏后负荷,减轻心肌耗氧量,改善预后,可用β受体阻滞剂等。心肌梗死初期,常有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压也可暂时升高,此时处理应慎重,除非血压持续升高,否则不宜进行过快、过剧的降压治疗。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为何需进行眼底检查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