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中风的关系

疾病知识  2009-03-06 04:51:23  文章出处: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前者因缺血的机制不同分为脑梗塞和脑栓塞,后者因出血的部位不同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一侧肢体瘫痪、无故跌倒、复视、单眼视力模糊、言语不流利及感觉障碍等。少数情况下可不出现上述表现而只有嗜睡,一侧肢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前者因缺血的机制不同分为脑梗塞和脑栓塞,后者因出血的部位不同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一侧肢体瘫痪、无故跌倒、复视、单眼视力模糊、言语不流利及感觉障碍等。少数情况下可不出现上述表现而只有嗜睡,一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多发的小梗塞可只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外出迷路和痴呆。发病前常有诱发因素,如劳累过度、情绪激动、饮食不节、用力过猛、超量运动、气候变化、体位改变及疾病因素等。这些诱因几乎都与血压的波动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凡能影响血压急剧波动或脑部血液供应变化的各种原因均可成为中风的诱因。也有些病人发病前可有短暂脑缺血发作,这是脑梗塞重要的预警信号。常表现为一过性偏侧或单肢无力或麻木,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超过24小时。有时可表现为单眼黑矇、失语、眩晕及站立不稳,或双下肢突发无力而跌倒,迅速即可恢复。短暂脑缺血发作预示着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程度,如不进行治疗,三分之一的病人将在近年内发生脑梗塞。

  高血压是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据统计,脑卒中病例中有高血压病史的占76.5%,与多数西方国家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冠心病不同,在我国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它是心肌梗死的5倍。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是血压正常者的6倍。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与高血压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脑出血患者肯定有高血压,而且血压水平较高,往往在180/110毫米汞柱以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有脑动脉粥样硬化,但不一定有高血压。当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高血压有一定关系,有高血压者,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的患者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老年人,其脑卒中病死率亦较其他高血压类型为高。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