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原则分为治标和治本两种,治标法则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病人的表象,缓解其主要症状,一般应用于高血压早期,也可贯通于高血压的各个治疗阶段。治标法包括平肝潜阳法、宁心安神法、祛痰化湿法及活血化瘀法等,常与治本法同用,亦可单独应用。治本法则主要是调治阴阳,使阴阳平衡,包括滋补肝肾法、阴阳同补法及调理冲任法等,临证时应分清并处理好标本缓急。常用治法有:
一、平肝潜阳法
是治疗高血压临床最常用的法则,适用于肝阳上亢的病人。平肝潜阳法能够平熄肝阳、潜降肝火,缓解高血压病人的交感神经综合征。常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
二、祛痰化湿法
实用于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病人,尤其是偏于肥胖者。由于痰浊内停,清阳不升,或痰浊随肝阳上升扰动清窍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此法能健脾化痰、和胃祛湿,常用方剂有半夏白术天麻汤等。
三、宁心安神法
适用于心胆气虚、阳失潜敛型高血压病人。病人平素处于紧张状态,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病。治疗以宁心安神为主,必要时住以重镇安神。常用安神定志丸、天王补心丹等方剂。
四、活血化瘀法
适用于高血压病兼有血瘀证的病人。临床上除有头晕、头痛及项强等症状外,多有胸闷痛、手足麻木及舌暗脉涩等症。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粘稠度及血小板功能,对降低血压起着重要的作用。常用方剂为血府逐瘀汤。
五、阴阳两补法
适用于长期高血压病人,或老年高血压,一般为高血压晚期,病程较长。由于阴损及阳,或年老体衰致使肾阴阳不足,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常用方剂为大补元煎、济生肾气丸等。
六、调理冲任法
适用于绝经期妇女。由于“七七肾气衰”而致冲任失调,月经紊乱。血压在月经紊乱期间波动较大,或持续升高。常用方剂为二仙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