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疾病知识  2009-03-06 04:52:46  文章出处:
  一、主症  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法,常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  二、处方举例  龙胆草、桅子、黄芩、菊花、柴胡、白芍各10克,当归12克,夏枯草、生地各15克。  本证特点是火,心肝之火俱旺,其风是从火而生,不能见病即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一、主症

  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法,常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

  二、处方举例

  龙胆草、桅子、黄芩、菊花、柴胡、白芍各10克,当归12克,夏枯草、生地各15克。

  本证特点是火,心肝之火俱旺,其风是从火而生,不能见病即止痛,见眩即治风,而应清泻肝火。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为主药;黄芩、桅子、菊花、夏枯草泻火除烦;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阴柔肝;生地、当归养阴清热,养血活血。综观全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清中有补,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诸证乃可相应而愈。实验证明本方具有解热、抗菌、消炎、利尿等作用,临床用于肝胆实热、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具有良好的利尿效果。但应注意苦寒易伤脾胃、伤阳气,故用苦味泻火得效后,宜用甘药顾护脾胃,可用丹桅归芍六君汤调理。

  三、辨证加减

  兼胸闷憋气、两胁胀痛、腹胀嗳气等肝郁证者,加川楝子、香附、郁金、元胡疏肝理气;火扰心神,兼见心悸心烦,夜卧不宁者,加黄连、莲子心等清心安神;肝胃火盛,兼见口苦口臭,食欲亢进者,加生石膏、知母清胃泻火;兼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有力者,为肝火兼挟腑实,加大黄、芒硝泻下腑实;大便偏溏或不爽,舌苔黄腻者,为肝火挟有湿热,加泽泻、车前子、木通清利湿热;兼胸闷、口苦口粘、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者,为肝火挟痰,加瓜萎、胆星、竹沥、天竺黄、大黄泻热涤痰。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