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等病理基础上再寒温失调,情志内伤,使气血津液亏损进一步发展,则可引起血行不畅、经脉滞塞,形成夹瘀的证候,即久病入络、血瘀化风。
此类高血压患者以肢体麻木,舌质紫暗,心胸满闷作为瘀血的辨证指标。高血压病人有血瘀者大约占76.7%,各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瘀证候,且有Ⅲ期重于Ⅱ期、Ⅱ期重于Ⅰ期的趋势,这不仅证明瘀血的形成是贯穿在整个病变过程中的,而且证明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程的迁延,其脏腑生理功能逐渐低下,气血的运行状态逐渐逆乱,血瘀的程度日趋加重,这也为临床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提供了依据。
现代研究证明,活血化瘀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变血液流变性,解除血液浓、粘、凝、聚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降低血脂,抗心肌缺血、缺氧等功能。活血化瘀法适用于以下几类高血压患者:
一、气滞血瘀型
忧思不解,情志不遂,久则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头晕头痛、胸胁胀满而痛等。治以理气活血,使气行则瘀通。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枳壳、柴胡、炙甘草、桃仁、红花、生地、赤药、当归、川芎、桔梗、牛膝。
二、气虚血瘀型
头晕乏力,心悸,偏侧肢体麻木,腰膝酸软,舌质暗淡苔白,脉细而结。治以益气活血,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川芎、地龙、赤芍、桃仁、红花、水蛭粉。
三、痰浊血瘀型
头重如裹,心烦胸闷,时有恶心,少食多眠,四肢困重无力,形体肥胖,双下肢轻度浮肿。治以祛痰化瘀,方用失笑散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生蒲黄、五灵脂、半夏、苍白术、天麻、云苓、泽泻。
四、肝热血瘀型
头胀头晕,每因工作紧张及情志不畅头晕头胀加重,伴耳鸣,急躁易怒,口苦便干,面红但眼圈发暗,月经不调,经量多伴血块。治以活血化瘀,清肝泻火。方选桃红四物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龙胆草、黄苓、桅子、车前子、本通、泽泻。
临床上除辨证论治使用活血化瘀疗法外,还可根据高血压的不同时期及体质、标本虚实等情况灵活选择活血化瘀药。如体质差、高年、本虚明显者,注意多选用一些补肾养血药物如当归、丹皮、赤白芍、生地、首乌等;对体质较好、年龄偏低、标实证突出者可多选用一些活血药物,如川芎、红花、蒲黄、五灵脂、坤草、郁金、牛膝、泽兰、大黄,甚至可选用桃仁、蒙术等破血类药物。临床上除汤剂外还可选用一些活血化瘀注射液,如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化瘀中成药,如太极通天液、天麻丸、活血通脉胶囊等。多种剂型,多渠道给药对提高和巩固疗效很有稗益,最后还应注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为有形之邪”,治疗后有关症状改善,但瘀滞可能未完全消除,所以应坚持守方守法治疗,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