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放飞

案例:放飞

案例:放飞

  

《放飞……》

早饭后,忽然一个孩子惊喜的声音:“张老师,你看!”循着他的视线望去――原来我们饲养在玻璃缸里的大青虫,经过十几天的神奇变化,今天早晨终于蜕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孩子们兴奋的欢呼起来!

刚出来的蝴蝶还没有飞的意识,站在菜叶上一动不动。“嘘……”,我对孩子们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蹑手蹑脚的走过去,小心翼翼的用盖子赶紧把蝴蝶罩在了玻璃缸里,心想:应该找来一枚大头针,将它固定在泡沫板上――这可是一只难得的标本。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围拢过来,仔细的观察。人多了,受到惊吓的小蝴蝶扑闪着翅膀四处乱窜,可终因空间太小而处处碰壁。这时,我听到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它会闷死的……”又一个声音:“这里没有花粉,它会饿死的。”

我一时有些惊住了,我怎么能忽视了呢――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里,他们看到的也许不仅仅是一只小小的蝴蝶,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我后悔自己的莽撞,急忙与孩子们商量:“咱们怎么办呢?”

“放了它吧!”、“把小蝴蝶放了吧。”孩子们又兴奋起来……

在一个晴朗的上午,我们一起来到院子,孩子们亲手打开盖子放飞了蝴蝶。蝴蝶飞上了天空,孩子们欢呼起来,为蝴蝶的自由飞翔高兴的拍起了手!第一次飞翔的蝴蝶没有马上飞走,孩子们担心的问:“老师,小蝴蝶怎么不飞走呢?”“可能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吧!”我由衷的说。

蝴蝶终于飞走了,“蝴蝶,再见!”、“蝴蝶,再见!”……孩子们追逐着与蝴蝶挥手告别。一种深深的感动涌上我的心头――孩子纯真的心灵,让我们共同体验到了最美好的情感――那便是同情与善良!

分析:

《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要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的进行随机教育非常重要,孩子会积极的向老师学习、向同伴学习、向环境学习――面对蜕变而成的蝴蝶,也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德育是一个人接受品德教育的初始阶段,人生伊始就应该在心灵中描绘最美好的画面,大青虫变成的美丽蝴蝶正是引导孩子感受、关心身边的动植物、珍爱生命的好机会,也正是培养孩子关心他人情感的一个良好的开始。教师的行为更会对有着爱模仿的天性的孩子们有更深的影响,如果一味的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那么就会使孩子们因年幼而不能真正的分辨善恶与美丑,及时的引导与教育将有益于幼儿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