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教育的对与错

餐桌上教育的对与错

餐桌上教育的对与错

晚上,妈妈带着宝宝外出赴宴。桌子上的菜太好吃了,兴奋的宝宝不停地抢吃自己喜欢的菜,甚至将最喜欢的那盘端到了自己面前——

  场景A:

  妈妈轻声批评了他几句,宝宝马上安静了下来,小心而拘谨地用餐。但妈妈却好像收不住口似的,又开始历数他以前所犯的错误:“你这孩子总是这么不听话!你说说,上午为什么要和小朋友打架?在一起好好玩儿,不要调皮!还有,今天中午吃饭时,你又掉了一桌子的饭粒……”宝宝嘴里塞着饭,不说一句话。过了好一会儿,眼泪才噼哩啪啦地掉了下来。其他客人都面露尴尬的神色,而妈妈还在不停地说着……

  场景B

  妈妈本想喝斥他一番,但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就没有这么做,而是将他端过去的盘子挪了回来,并夹了些他喜欢吃的菜,放到他的碗里。谁知宝宝并没有理解妈妈的用意,没一会又把盘子端了过来。妈妈急了,敲了敲桌子。宝宝抬头看了看妈妈,还是没有明白妈妈急什么。妈妈终于忍不住了,不顾在座的朋友:“你怎么那么自私!养成习惯,会被人认为没家教……”

  场景C:妈妈立即纠正了他这种行为,态度坚决、表情和蔼地在他耳边说:“大家都在这里吃饭,有叔叔、阿姨,也有其他小朋友,你不能这样做,这是种不礼貌的行为!你想吃什么菜,妈妈可以夹给你。”听了妈妈的话,宝宝马上把盘子放回了原处。妈妈为宝宝夹了些他爱吃的菜,放入他的食碟。回到家里,妈妈特意给宝宝上了一课,这堂课的名字叫“孔融让梨”,宝宝明白了:原来为别人着想,是一种美德呀。

  场景A中的妈妈所秉承的教育理论是:孩子犯错就要立即纠正,如若不然,孩子可能就会把自己所犯的错误忘到脑后。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进餐时,家长的喝斥与批评会强烈地影响到孩子情绪,进而影响胃液的分泌和消化功能,甚至在孩子心理上形成挥之不去的阴影。更令孩子感到难以接受的是,妈妈把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也揪出来——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可能造成孩子在社交场合的退缩,无法正常与人在餐桌上进行交流——而且,家长一次数落孩子这么多过错,他将无法分明轻重,不知妈妈究竟在批评自己什么,陷入茫然,不知所从。

  场景B中的妈妈,似乎已经意识到餐桌上不应指责孩子,特别是在这种还有其他人在的场合下,更应给孩子留“面子”,所以一直按捺不发,只是用肢体动作来暗示他。但是,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才刚刚开始,一般还不能理解暗示性的肢体动作,孩子并不是故意装聋作哑,只是需要在家长那里得到明确的指点:他到底哪里做错了?妈妈不懂得这一点,后来的失控就更不明智了,不仅不能使孩子明白就里,而且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自尊。

  相比较而言,场景C中妈妈的做法是最可取的。她在宝宝犯错时,马上“态度坚决、表情和蔼”地纠正宝宝的错误,但并没有立即对宝宝进行指责、教导,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使孩子明白了自己行为有错误;同时,还满足了他对可口食物的需求,暂时安静下来。而过后,妈妈在当天就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让孩子明白“礼让”的概念,尝试从观念上改正他“抢菜”这一毛病。

  当然,一个故事不可能根治,孩子的行为会时有反复,但只要家长有耐心、方法得当,就一定能改正宝宝的这一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