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案例:对生成性教育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小学教育案例:对生成性教育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小学教育案例:对生成性教育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在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单纯使用教材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精彩的动态变化。本文力图对当前生成教学的现象进行剖析、反思,并寻找相应的策略,使动态生成的课堂成为学生、老师尽展才华的课堂,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课堂。
    课堂现象一:“教案化”倾向使生成性教学“无力”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火烧圆明园》一课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读了第一段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圆明园的地位很高。
    师:说得很好!谁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2:(略)
    师: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3:(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审视与反思:教学预设应有助于课堂生成
    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让死的教案支配活的学生,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那种置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绪于不顾的课,不是真正有效率的课;那种只有少数好学生达成了目标,而多数学生只是当了一回“观众”的课,更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动态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弱化教案的设计?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仅不能弱化教学预设,而且要充分设计,因为精彩的生成源于充分的预设。
    策略探讨: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现以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火烧圆明园》为例来诠释这种预约的精彩。
    师:打开课本,把课文读正确,读通句子。问问你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圆明园地位很高。文中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什么叫“不可估量”?
    生1:没有办法预测估计。
    师: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第一段中连着写了两个不可估量,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要特别关注这两个词。
    (学生齐读第一段课文。)
    师:打开课文,映入你眼帘的第一是不可估量,第二还是不可估量。读着这段课文,你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
    生2:我感到愤怒!那么美的圆明园竟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生3:我感到可惜。
    师:建议你改一个词,“可惜”不足以表达你的心情。
    生4:我感到痛惜。
    生5:我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感到失望,中国那么大,怎么连自己的后花园都保不住?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看到不可估量这个词都有自己的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课文。
    (范读——齐读——指名读)
    师:读得很有味道,两个“不可估量”一字一字地读,可见你的感受之深,凝重的神情足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心情。
    师:老师想问你,此时你内心的感受能估量吗?
    生6:不可估量。
    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王老师以此为突破口,在弄清楚“不可估量”的准确意思后,提出一个预设问题:“打开课文……你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滋味?”这一问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深处,使课堂呈现精彩的生成,这种动态生成是阅读后的意会,是点化后的流露,更是激发后的喷涌。在师生对话交流中生成的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与文本主旨密切关联,都是学生感受的真实流淌。
    课堂现象二:“开放化”倾向使生成性教学“无为”
    有位教师在执教《春天的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
    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
    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
    第五步:读古诗《春晓》。
    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
    审视与反思:把根留住
    这节课如果是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是一节语文课,整节课淡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生成问题”只是有其形却无其神,只是作秀,毫无生成的力度和深度。
    策略探讨:在整合中提升
    金明东老师在《雨中》的教学中,便有精彩的亮点。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读不懂的或感兴趣的词语。
    (学生充分读书、画注、质疑)
    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己读不懂的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词写在黑板上。
    (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将词写在黑板上。)
    师:看着这些词,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结合句子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还有读不懂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同桌讨论。
    (学生默读、静思、查资料或同桌讨论。)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词或有什么疑惑。
    生1:我认为“冒出”这个词用得不妥,应该用“露出”。
    生2:不同意!我认为“冒出”这个词用得妙,它表示箩筐里装的苹果很多,高高耸起,而“露出”的苹果没“冒出”显得多。
    师:这位同学语感很强,想像也丰富。谁能来黑板上画画这“冒出”的苹果呢?
    (一生来黑板上画,画的苹果只超出箩筐口一点点。)
    师:这可以用哪个词来表达?
    生:(齐)露出。
    师:对,这只能说“露出”,谁能将这箩筐里的苹果来“冒一冒”?
    (一生上来,将筐里的苹果画得满满的)
    师:(富有情趣地)哇!这红艳艳、黄澄澄的苹果,堆得冒出了箩筐,你瞧,不远就是拐弯处,车子一歪,不倒出来才怪呢!走,咱们一同去捡!(生会心地笑)
    教师面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资源,现场捕捉,形象比较,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强化语感。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这随机的“涨落”中产生突变,教学逐渐从“开放”走向“整合”。
    课堂现象三:“权威化”倾向使生成性教学“无语”

         我听一位教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课文既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又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我想应该把题目改为《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师:这篇课文是名作家写的,在编入课本的时候又经过了编辑的精心修改,用《富饶的西沙群岛》应该是最恰当的。
    (生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审视与反思:受伤的总是学生
    教师的话不仅表明了自己笃信专家编写教材之权威,而且强调了自己的“权威”。正是由于唯书、唯上、唯我的心理作祟,导致很多教师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生成问题。对于学生生成的问题,不是置之不理,就是“一棍子打死”,学生成为安静的“听众”,只有少数优秀学生在积极配合老师演绎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
    策略探讨:我相信我会飞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情境性和自主建构性。换句话说,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与特定的情境和个体的理解方式密切相关的,因此,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教育者要学会宽容和赏识,积极营造适宜学生质疑的氛围,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学生的思路即使是错误的,也可以为教师提供许多不曾料到的信息资源,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得第一手资料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就拿上述课例来说,那位学生质疑课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老师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加以拓展,那么同学们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自信和方法。
    
    .         我听一位教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课文既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又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我想应该把题目改为《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师:这篇课文是名作家写的,在编入课本的时候又经过了编辑的精心修改,用《富饶的西沙群岛》应该是最恰当的。
    (生若有所悟,点了点头。)
    审视与反思:受伤的总是学生
    教师的话不仅表明了自己笃信专家编写教材之权威,而且强调了自己的“权威”。正是由于唯书、唯上、唯我的心理作祟,导致很多教师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生成问题。对于学生生成的问题,不是置之不理,就是“一棍子打死”,学生成为安静的“听众”,只有少数优秀学生在积极配合老师演绎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
    策略探讨:我相信我会飞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情境性和自主建构性。换句话说,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与特定的情境和个体的理解方式密切相关的,因此,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有多元性的特点。教育者要学会宽容和赏识,积极营造适宜学生质疑的氛围,逐步培养学生质疑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学生的思路即使是错误的,也可以为教师提供许多不曾料到的信息资源,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得第一手资料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就拿上述课例来说,那位学生质疑课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老师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加以拓展,那么同学们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自信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