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经验分享:珍视“意外” 收获精彩

小学教学经验分享:珍视“意外” 收获精彩

小学教学经验分享:珍视“意外” 收获精彩

  在许多教师的眼里,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的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课堂设计得很“圆满”,不给学生留下出错的空间。其实这是认识的误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活的,是随机生成的,具有许多充满活力的“不确定性”,这给意外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容不得虚假。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冷场时及时调整;出错时重构共建,把课堂中的意外转化为教学的宝贵资源。
  
  一、灵感,在“意外”中进发
  
  许多科学发现发明(如X射线的发现)都是在意外中获得灵感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像科学家那样,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情况,适时调整“教学预设”。
  如一位教师教学《田忌赛马》第二课时,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第一次赛马的经过,接着播放精心设计的课件,要求学生边看课件,边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田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的经过。可是,课件播放结束,学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而这时.有人报告说:有两个学生在桌底下玩“比点数大小”的纸牌游戏。老师并没有发作,而是从学生手中接过纸牌抽出六张,分为两副,一副红牌:10、8、5,另一副黑牌:9、6、3。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玩纸牌的游戏,老师这儿准备了两副纸牌(出示手中的牌,学生大感意外)。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好奇心驱使,学生小手如林,老师指名一学生。)
  师:游戏规则是从两副牌中任意挑选一副,依次出牌,谁三盘两胜谁就算赢。谁先出牌?
  生1:我先出10。
  师:我出3。(学生赢了一盘,高兴)
  生1:我再出8。
  师:我出9。
  生1:(迫不及待)我出5。
  师:我出6。
  (接着又来一盘,仍是老师胜)
  师:两次了,都是你们输。不服气的同学,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赢我。(挑战的口吻)
  生2:我持黑牌,可是我要求您先出牌。
  (学生用6对师5,用9对师8,用3对师10,结果赢了老师。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发现。)
  生:只有看准对方的点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出赛马的过程。
  (学生兴致高涨,说出了赛马的过程。)
  上述教例中,教师遇到了“玩纸牌”的课堂意外。教师并没因此而放弃了原先预设的教学方案,由这个意外事件生发设计了“纸牌赛马”的情境。于是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开启了心智,放飞思维,领悟了教材的内涵。这就是“偏轨”的纸牌所带来的精彩。
  
  二、认知,在“意外”中深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课堂意外纯属偶然,教师如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开挖探究的深度,往往会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
  如教学《第一朵杏花》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正如备课时所设想的,学生们说出了“绿、皱、鼓”三个词用得妙,有的还引用“春风又绿江南岸”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时,一位同学冷不丁地提出:“我觉得‘吹绿了小草’中的‘绿’字用错了。”
  教师不解地问:“错在哪儿呢?”
  “和第一个‘绿’字重复了。我觉得用‘醒’好。春姑娘来了,睡了一冬的小草醒了,探出了小脑袋。”
  “这是个很好的发现。”教师赞扬了这位同学,并引导他继续探究下去,“你敢于向教材挑战,我很佩服。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大家热烈争论后,最后竟形成了“三大派”:
  A:用“醒”好,一是可以避免与“吹绿了柳梢”中的“绿”字重复;二是可以把小草写活,有动感,有诗意;三是用“绿”字明显是模仿“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
  B:用“绿”好,因为课文写的不是初春,而是杏花开放的时节,小革早已睡醒了,现在变绿了,而且,“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读起来也挺顺口的。
  C:用“醒”好,但句序要变,应改成:“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理由是:春天来了,河水解冻,小草萌生,杨柳吐叶绿,杏树开花,用“皱 -醒-绿-鼓”不但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征,还可以展现出时间的推移和变化。
  多妙的发现啊!学生的诠释真是慧眼独具,精彩至极!
  
   三、情感,在“意外”中升华
  
  在《船长》的教学过程中,有位同学突然举起了手,说:“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船长没有坐船到玛丽号上去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平静的教室里一下子像炸开了的油锅。
  “课文中说,他像一尊黑色的雕像沉入了大海。他应该会抱起一根木头或一个救生圈,等待别人来救援的。”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船长是一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好船长,他应该可以为人们多做奉献。再说,他家里肯定还有妻子和儿女,他应该想办法在救别人的同时,也救自己。”
  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思维与见多识广。可如此看来,船长也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吧,这样的生成既违背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也游离了课堂的教学目标。联想起以前经常看到的孩子自践生命的报道,我意识到这里孕育着生命教育的契机,不能草率处理。我眼光落在了课文插图上,落在神情坚毅的船长身上,脑海中灵光一闪。
  “同学们,请看课文插图,船长神态严肃地凝视着远方,课文中没写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是我想此时此刻,他的心里,肯定如同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读读课文,想一想他当时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教室里响起了琅琅读书声。不一会儿,有同学举起了手:“我认为,那位船长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亲人,他在与亲人告别。”
  “也许,船长在这船上工作几十年了,他与船有了深厚的感情,于是他没有选择自救,而是选择了与船共存亡。”(果然不出我所料)
  “船长望着渐渐远去的获救的人们,他心里在想:‘虽然我死了,但是其他人却得救了,我死而无憾。”
  “船长珍惜自己的生命吗?”我提醒了一句,尤其突出了“珍惜”两个字……
  其实,在意外发生的时候,伴之而来的是学生某种隐性的心理需要。关注、体察和创意让这些看起来只是意外的细节变得富有灵性,尽管单纯,但它却洋溢着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关怀。因此,课堂出现意外,我们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对待,积极思考对策,合理解决利用。只有这样,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完美的,我们也才能收获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