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一册《比尾巴》教学案例:“比”出来的精彩

人教版第一册《比尾巴》教学案例:“比”出来的精彩

人教版第一册《比尾巴》教学案例:“比”出来的精彩

[案例]
      人教版第一册《比尾巴》课堂 教学片断。
师:谁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 来编一句儿歌呢?比如说:“谁的 尾巴粗?老虎的尾巴粗。”也可以 把你在幼儿园学到的背一背。
      (生略微思考后,一双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生1: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 细?谁的尾巴最好看?老虎的尾 巴粗,老鼠的尾巴细,金鱼的尾巴 最好看。 
     生2:谁的尾巴软?谁的尾巴硬?准的尾巴长钩子?猫的尾巴软,恐龙的尾巴硬,蝎子的尾巴长钩子。(教师不时点头赞许) 
     生3:谁的脖子长?谁的脖子短?……
      (他还没有说完,学生哄堂大笑,纷纷说:“比尾巴成了比脖子了!”)
     师:(愣了愣)大家不要笑,请让他说完。
     生3:谁的脖子长?谁的脖子短?谁的脖子最好看?长颈鹿的脖子长,猪的脖子短,丹顶鹤的脖子最好看。
     师:(竖起大拇指)你说得真好,不光尾巴可以比,脖子、眼睛、耳朵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比,谁还能再来比一比?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讨论起来。)
     生1: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像扇子?猫咪的耳朵尖,熊猫的耳朵圆,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生2:谁的嘴巴长?谁的嘴巴短?谁的嘴巴长钩子?啄木鸟的嘴巴长,小鸡的嘴巴短,老鹰的嘴巴长钩子……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这位老师巧妙地捕捉、利用了“比脖子”这一临时生成的课堂资源,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比尾巴”,拓宽了思维的空间,激发了创造的热情。在这堂课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控制者,而是课堂资源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从而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