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说教不当,孩子遭殃的相关知识

那天,赵雪梅一见到我这个老同学就大倒苦水,先是抱怨常年驻外工作的丈夫只知工作不顾家,继而又提到她儿子:“那个儿子呀,别看年纪小却特别让我烦心,调皮捣蛋、不思悔改,简直无法无天了。实在惹急了,我就训他、骂他。刚开始说他还有效果,慢慢变成了左耳进右耳出,道理跟他讲了无数遍。好话说尽全没用。就昨天,他打碎了邻居奶奶家的窗户玻璃。我要他向奶奶道歉,他好像愣是没听见似的,照样玩他的游戏。我苦口婆心说上半天好像根本起不了教育的作用,唉,有时候,我真佩服他那种‘铁面无羞’。看到儿子不长进,我心急如焚,可又使不

  我问:“你那孩子不可能生来就这样子吧?”赵雪梅回答说:“哪会呢,他以前好乖的,虽然有时候难免顽皮了一点,可一旦做错了什么,我只要说上两句,他就会改正。随着年纪的增长,懂的事多了,犯的错误也多了,每次给他脸色看,也只能收敛个三两天。但丈夫不在家,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他讲道理,除了训斥,我能有什么法子?是吧。老同学你是心理医生,快帮我出出主意,我该怎样去挽救儿子,该采取什么方法去教育他?”

  赵雪梅的一大堆诉苦没有激起我的一点同情,反而令我深深痛心。我直言不讳地说:“孩子的病根在于你的教育方式,因教育不当引发的儿童“心理惰性症”,这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高压教育”下常形成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情绪障碍,因为你们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对孩子期望很高,如果过分溺爱、放纵会造成孩子智力残疾,但你们又不太清楚,如果孩子过分压抑同样会导致心理残缺。

  见赵雪梅不解,我进一步解释:“由于你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千篇一律、语言重复的反复说教,不断给以同样程度训责,长此以往,这种唠叨式的教育模式使他养成了‘心理适应性’,从而让他‘脸皮厚’起来了,最终导致今天只见教育不见效果的局面。比方说吧,今天让你洗一下0℃的冷水澡,你会冷得直哆嗦,但明天、后天、十天后……天天如此,你就会因为习以为常不再感到寒冷。为什么?道理很明显,因为你的肌肤已适应了0℃水的刺激。同样,批评教育孩子也切忌模式化、简单化,指责啰嗦,训斥词不达意,期望太高,管教过严,都会导致孩子反感,甚至引起不服、顶嘴等逆反情绪和异常行为。”

  见老同学满脸期待,我又补充道:“你们做父母的,或许普遍都认为:只有棍棒耳光下的‘严刑教育’才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创伤,动动嘴皮子就毫无什么后顾之忧了。其实不然,如若父母们说教不当。同样有损孩子心理健康。”

  “那今后我到底该如何做呢?赵雪梅急切地问。

  我告诉她,首先,父母应掌握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方法,懂得用语言技巧从不同方面批评同一种错误,通过改变刺激的方式,引发孩子的条件反射,如母亲教育不灵可改由父亲,或爷爷奶奶来指引,用启发代替训斥等。其次,尝试用不同语气和孩子谈话。许多家长总是以一副不近人情的冷面孔来批评孩子,让孩子望而生畏,根本听不进你说了什么,有个成语叫“推心置腹”,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有时候朋友们的交谈远比指责更易于让人愿意接受。或通过一些浅显简单、有“阴谋”的游戏让孩子亲身体会一下过错招致的恶果,引起警惕。其三,对于听惯了斥责的孩子。有时候沉默比语言更能触动他的内心反省。同时,适当地表扬、发现和肯定他某方面的进步,增加他对你的信任感,都是破解“惰性心理”的方法。最后,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期望要现实些,“赶鸭子上架”只能自取其辱,何不让他在水里自由自在、引吭高歌?

  最后,我颇有感慨地说:“‘心病还靠心来医’,只有用心去摸索孩子的内心世界,消除亲情隔阂,才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说教的效果。不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仅徒费精力,只会让孩子遭殃,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让父母们自食苦果,还伤神费力。”

  听了我的话,赵雪梅追悔莫及,满口答应要按我的意思,去改进以前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