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常规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常规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常规
  (一)课程计划管理
  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协助校长,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控制课时总量,开足开好各类课程,要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的课程开发研究。要努力挖掘内潜,积极创造条件,按规定开足开好各级各类课程,做到"工作有计划,质量有监控,科研有指导,常规有检查、反馈、有评价。"
  2、分管校长、教管中心主任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学两周内审核确定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和教师授课计划,计划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期中要认真检查各项检查各项计划落实情况,有书面小结,检查结果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期中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和教学质量分析。
  (二)日常教学管理
  1、切实抓好日常教学管理,校长、分管校长、教管中心主任要深入教学一线,通过谈话、问卷、家访、听课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每学期对学校进行教学工作重点调研一次,提出分析意见和建议.每学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不得少于两次,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跟踪。
  1、校长应适量兼课。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25节,分管校长,教管人员(教管中心主任、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30节.
  2、全面落实区校两级<教学管理工作常规>、<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教研组(课题组)工作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学校<教科研工作常规>、<教学质量监控方案>、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及考评方案。每学期组织不定项常规检查二次,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各项教学检查有书面记录,发现的成绩和问题要认真讨论分析,及时推广好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3、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每周进行一次组内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围绕主题进行设计和建设。校长、分管校长和教管中心主要进行分工,深入到各教研(备课)参加活动。
  4、探索有效教学行为, 逐步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每学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3-4次全校性的校本研训活动,组织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有针对性地举办讲座、展示或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实行区校两级《课堂教学等级评估方案》。
  5、开展优秀教研组评比、课堂教学评比、教学研究成果评比、教师论文评比、教坛新秀评比优推优工作。执行《优秀教研组(课题组)评比方案》。
  6、坚决执行各项减负规定,不加班加点,对学生作业量、教师工作量进行严格控制,努力实现轻负高质的教学效果。
  7、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例会和学习会,研究交流工作,分析学校教学教育现状,总结在执行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使用材料、常规落实等发面的意见,积极参与、主动解决在课程改革中的难点、热点搜集、整理提供教育资料,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教学质量管理
  1、制定实施便于评价者普遍试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 教学评价方法。探索有力于引导学生、教师积极进行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2、质量监控属于阶段性评价,监控方式要有力于多元、讲求实效。要根据监控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质量监控方式。严格执行学校《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测查、观察、座谈等方式,了解课程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意见。要充分利用阶段性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加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实施区校两极《教学质量监控方案》,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会。每次教学质量检测要有分析报告,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以归因分析和教学调整作为重点。
  4、积极开展体育、科学、文艺等工作,充分发挥各项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效整合教学中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积极指导社团活动、假日活动、综合实践等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四)教务教辅管理
  1、加强试验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的建设管理,要有相关的教室使用规范。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相关学科的演示及分组试验开设有创新,试验开出率达到100%。保证专用教室的使用率,课外要对学生开放。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安排好图书室的开放时间,提高书籍流通量。充分发挥广播、幻灯、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电脑等电教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验开出情况、电教设备试用情况要根据要求建立台帐,做到帐物相符。
  2、加强对教学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指导,健全岗责任,牢固树立为教育服务、为师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养成管理、指导、示范并重的工作方式,进行科研一体、研训一体的整合协调,精细、务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3、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学档案(工作手册、三表、计划、总结、教学分析报告、常规检查记录、学科成绩统计、教室业务记载、学生成长档案、学籍资料等),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