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论文 反思的轨迹透视

反思性教学论文 反思的轨迹透视

反思性教学论文 反思的轨迹透视

任何一个课题核心部分都有其操作程序,具体确定各步骤应完成什么任务,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操作程序的实质是处理好教师针对反思内容在时间上序列的实施。

1、反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

这方面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五:一是叙事法,参与教师(指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向别人讲述自已的教学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发现自已教学的问题或请别人发现自已的问题。二是微型教学,观看自已教学的录像,在专家或他人帮助下发现自已的不足(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发现教师自已的教学缺陷)。三是观察实况,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四是讨论。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五是文献检索,从学生作业、教学计划、教学理论文章等发现问题(后三种方法主要用于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思性教学小组要对参与教师或其他人发现的问题反复论证,以便准确地把握。这一过程,特别有利于增强参与教师发现问题的本领。

2、进行“目的——手段”分析,提出假说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目的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着手解决的问题不同,达到的目的可能两样。因此,在进行目的——手段分析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可从三方面审视:一是真问题与假问题。所谓真问题即客观存在的有研究价值的且在当时情况下有可能解决的问题。相反,有一个必要条件不能满足的便是假问题。二是个别问题与普遍问题,个别问题是在相对小的范围如个别教师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普遍问题是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三是感性问题与理性问题,感性问题是仅能把握其现象的问题,理性问题是能用概念描述并能揭示其质的问题。一般来说,应当选择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理性问题而不是感性问题(或者将感性问题转化为理性问题)。至于是选择个别问题还是普遍问题,这取决于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解决教学问题本身是一个目的,但反思性教学的整体目的远不止于此。因此,在明确问题后,还需要弄清通过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目的。明确后,用何种手段实现目的至为重要。在选择手段方面,“搜索树”是有效方法之一,即先设想若干促使问题由初始化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手段,再比较择优。设想手段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自我假设(说),即教师自已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的办法越多越好),并向反思性教学小组其他成员报告,让他们诊断。二是专家假设,即将有关的专家集中起来,就要解决的问题随意设想举措(类似头脑风暴法)。三是同行假设,即在较大范围内征求教师(也包括学生)的意见,从而确定手段。

3、制定教学计划,将假说具体化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计划与操作性教学计划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在形式上。但反思性教学计划实质上是研究计划。因此客观存在与操作性教学计划有三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在教学要求(目标)上,操作性教学计划通常只有发展学生的要求。而反思性教学计划不仅有发展学生的要求,还有发展教师的要求与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要求。二是要将假说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即将前述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地具体化,变成可操作的步骤,根据情况逐步落实到相应的教学阶段,使假说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验。三是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完整的研究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对象的选定)、实施阶段(进行课堂教学、收集有关资料等)、成果物化阶段(写反思性文章)、终结性反思阶段(反思全部过程与结果等)。

4、实施计划,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要按教学计划要求观察教学过程,收集证实或证伪假说的材料。

5、分析和处理材料,得出初步结论,写出反思性日记或论文、实验报告等。

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反思性教学周期,经过若干次循环,教师学会从选题至验证假说以及形成研究结论的全过程,从而成为遇到教学问题能用科学方法解决的学者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