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学生喜欢这样的数学教学

关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学生喜欢这样的数学教学

关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学生喜欢这样的数学教学

下面的这个教学案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P85第17题的教学片段。

画的上是什么?(学生的兴致一下子提高了,不约而同地说出“秋游”)秋游是同学们最喜欢、最感兴奋的事了。今天就请你们自己来组织一次秋游活动,设计一个租车方案,看看每种车各用几辆比较合适?你能说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生1:我们组决定租4辆大客车,这样共有180个座位,能坐下165人,还空15个座位。

生2:我们组决定租6辆中客车,这样也有180个座位。

生3:我们组决定租2辆大客车和3辆中客车,这样也共有180个座位。

生4:我们组决定租3辆大客车和1辆中客车,这样正好有165个座位,刚好能坐下。

……

生5:我们组同意生1的方案,这样租车能多空下一些座位,可以放同学们的行李,坐得舒服些。

生6:我们组觉得生4的方案好,因为座位空得多也是浪费的,要多花钱的。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租车除了要考虑座位够不够外,还要考虑花钱的多少,我们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既座位数够,又经济划算的好方案。如果租一辆大客车要200元,租一辆中客车要150元,那么怎样租车比较好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生1:我们通过计算发现“租3辆大客车和1辆中客车”比较好,座位正好够,而且只要750元。

生2:我们认为租4辆大客车也比较好,共花800元,但座位能空下一些。

生3: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案都蛮好,第一种方案花钱最少,第二种方案只多出50元,但同学们可以坐得舒服些。

……

 

[反思]:

原想8分钟足以教完这题,不曾料到学生对这一题所表现出的热情,讨论之热烈,思维之活跃,竟使解决此题足足花了30分钟的时间。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最关键的是应用题取材于生活,还原生活本质,促进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

以往教材中的应用题较多的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形式化”的常规习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伤害,常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丧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源于生活,每一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选到它的蓝本。就拿这题说,它选择于学生最喜欢的春游活动的生活情景,学生身临现实情境,感到特别的亲切,与其说是解答数学应用题,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学生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如此的热情,正是应用题生活化所带来的变化。

2.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

以往教学过程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以及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学生的思维则是习惯性思维。而现在这题将应用题生活化了,生活化并不是意味着数学知识的简单化,相反,还原数学以生活本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生活是一个开放的大环境,加强数学的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学知识的开放程度,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中使学生学会选择信息,学会组合条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此,在解答这题时,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每辆车的人数的分配上,还想到了更多的关于租车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每种类型的车的租金不同,也会使租车方案受到影响,租车时不仅要考虑到人数,还要考虑到哪种方案所用的钱最少、最经济实惠等等。一系列创造性地解答,不正是还原生活本质所带来的变化吗?

3.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以往的应用题教学,学生更多的是模仿解题,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想象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创新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教育最重要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是尊重学生,解放学生,还给学生一个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作为一个自立的人,学生的成长需要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我们面对的是能力、经验不尽相同的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这题改变了以往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应用题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