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之爱如诗亦如歌

继父之爱如诗亦如歌

继父之爱如诗亦如歌

  有荣誉才女之称的晨露,10岁发表处女作。11岁被国内五家报刊聘为小记者。2002年,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新闻媒体评为“中华好少年小记者”。读初一时,又跻身于中国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
  她的成功秘诀在于: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挚着追求,更因为在她的身后有一位给她扬帆导航的伟大父亲。

  继父为她开启成功之门

  1998年5月,8岁的晨露掀开了她人生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由于一个高大、陌生而又和蔼可亲的男人走进了她的家门,成了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使她幼小的心灵中因父母离异而留下的伤痕得到了抚平,使她失去的父亲爱又得到了补偿。
  时读小学三年级的晨露,学习成绩很差,尤其是语文。继父张国文第一次翻看她的作文本时,又皱眉、又摇头,对露露的妈妈夏春香说:“孩子的语文基础太差了,要想让她成材,我们要从辅导她的语文开始。”
  此后,晨露每晚学习时,父母都陪伴在左右。继父要求她:不懂的地方要问;不会写的字,他手把手地教。有时,晨露已入梦,而继父仍不知疲倦地为她修改作文。他还在女儿的床头放了个小闹钟,督促她每天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在继父悉心的帮助、指导下,晨露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下半年期末考试前,继父郑重地送给她一份市报,因为上面登了她一篇文章。继父此时送给她,目的十分明确:给她精神鼓励,为她走上考场、夺取胜利而呐喊助威!
  果然,期末考试,晨露各科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她确信父母对她的鼓励:“你能行!”
  点评:“你能行!”这句看似简单、任何为人父母都可以说出来的话,在晨露的人生旅途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她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
  这句既简单、又平常的话语,也充分体现了张国文夫妇高度的责任心。他们也和天下众多的父母一样:盼女成凤,但他们不是空洞地说教、不是指手划脚,对孩子的“成绩太差”不是冷嘲热讽,不是拳脚加棍棒,也不依赖高师名校和“课后班”,而是针对孩子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基础做起,帮她从一字、一词、一句的修改和提高做起,使孩子真正达到了“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的境地;真正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晨露的成功也成了必然。

  继父为她“出版”第一本“书”

  张国文是国企的工作人员,尽管每天工作繁忙辛苦,但他对女儿的每篇作文甚至被她扔到字纸篓里的草稿,她都要认真修改,然后收集归类,整理存档。
  晨露读初中后,张国文更视女儿的作业与荣誉为珍宝。他把女儿的每篇作文、每页日记以及奖状和荣誉证书,都按时间为序,装订成箱。他的目的简单而明确:肯定进步,激励前进。他相信,孩子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是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
  张国文不仅是女儿的忠实读者,热心的课外“编辑”,还是为女儿“助跑”的热情的“拉拉队员”。无论是国内、国外的哪一项征文活动,他都无一例外地鼓励女儿参加。晨露胆小,怕自己文章上不了“档次”,可张国文说:“投稿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荣誉,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锻炼。如果你的作品当选了,说明你这次写作成功了;如果没评上,说明你的文章还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
  在继父的鼓励指导下,晨露的胆子越来越大,作文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她的文章屡屡在省内外的报刊上发表,档次也逐步提高。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特聘为小记者。2000年,还被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评为“中华好少年小记者”。继而又被中国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录取。接到北京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晨露高兴极了。母亲特意为她做了一餐可口的饭茶。继父送给她一份特殊的礼物:用电脑打印出她的第一本“书”——这是他从女儿200多篇作文和日记中挑选出来的。他告诉女儿:“这是老爸专为你出的‘书’,也是我和你妈妈对你的期望。只要你在文学道路上持之以恒,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来一定会出版你的书。”
  点评:这位继父对孩子奖励可谓用心良苦,也别具匠心。他没给女儿“内涵”丰厚的“红包”,没领她去高档时装店和肯德基,而是精神方面的一次重奖——这份奖品既是女儿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有力证明,也是家长对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次总结、一次肯定、一次激励。它的“含金量”及其重要作用,远远不是有形尺度所能度量的。

  深入实地“考察”

  有一次,晨露在期中考试没取得好成绩,回家跟父母发牢骚,抱怨老师出题太难。张国文思考了一会儿,对女儿说:“你对老师的这些意见,我没调查也没有发言权。明天我抽空儿去学校,听听你们老师讲课的情况。”
  第二天,张国文真的去女儿的所在班级做了为期一周的“旁听生”。然后告诉女儿:不是老师出题难,关键是她平时课外阅读量太少。并从女儿的书架上取来几本有关的书籍,指示给女儿说:“这不都是你所说的难题的答案吗?”
  张国文同时还告诉女儿:“任何时候都不能不尊重老师,老师就像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成材。”
  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张国文经常把女儿带到郊外,让她和大自然接触、对话,融为一体。此举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让女儿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休息;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观察、判断能力,使她受益匪浅,使之写出许多独具视点和感悟的文章,如《枫桥夜泊》、《书斋中的一幅油画》、《我有一个金色的梦》等。这些作品都相继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有的还获了奖。
  点评:“实地考察”可谓是张国文在教女工作中的又一“力作”。他并不偏听偏信女儿的一面之辞,也不轻易否定和怀疑教师的辛勤劳动,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办法,探索问题出现的症结。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当他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又不失时机地对女儿进行了一次做人的道德教育: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自己的老师;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老师: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功、成材。

  继父有“热”也有“冷”

  晨露毕竟是个只有14岁的女孩,免不了也有同龄孩子固有的任性和娇气。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张国文就采取“冷处理”的教育方式。
  一次,全家人共进午餐。晨露突然想到要吃冰棒,就让妈妈到楼下去买。张国文立即制止:“露露,你不是肚子疼吗?怎么又要吃冷东西?你已经是初中生了,腿不能老长在你妈妈的身上……”她母亲也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能事事都依赖妈妈。”
  看见父母对她结成了反对“联盟”的晨露,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大声说:“不买就不买,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于是摔门而出。
  女儿的不恭,让父母特别难受。张国文对流泪的妻子说:“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但对他们身上的缺点决不能迁就姑息。一定要让露露明白自己的错误。”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张国文晚上不再做女儿的“编外教师”,这让露露有了一种明显的孤独感。
  学校开运动会那天,晨露主动对父母说:“今天我们学校开运动会,你们不去看看吗?”女儿的话,无疑是对父母发出的和解信号。张国文深有体会地跟妻子说:“孩子大了,解决亲子之间矛盾的方式也不一样了。”
  晨露读初二的时候,邻居大姐下岗了,生活十分困难。曾求助于张国文夫妇为她寻找一条谋生之路。对此,露露十分不解更不满,她对妈妈说:“你干嘛要管人家的闲事,烦不烦人哪!”
  张国文知道这件事后,对女儿的自私心理十分不满。对正患感冒的女儿也少了平日的呵护和温存,让她委屈得直流泪。
  这天晚上,邻居大姐买了10多元的水果,带着一双棉绒拖鞋来看望晨露。邻居大姐说:“多亏你爸妈帮我找了一份工作,我没啥表示感谢的,你晚上学习脚冷,给你做了这双棉绒拖鞋,如果不合适,大姐再给你做一双。”
  看着邻居大姐手上的血泡,晨露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人和人的最为宝贵的情感交流。
  邻居大姐走后,继父对女儿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今后你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你对别人的善良,就是对自己的善良;只有关心和爱别人的人,才能永远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
  露露对继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不仅希望她将来成为作家,更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关心别人,更为别人关爱的好女孩啊!
  点评:张国文不愧为一个成功的父亲:他不仅千方百计地把女儿引上成功、成材之路,更以自身的言行为女儿诠释了做人的根本:关心和热爱别人,在自己的人生历史上,留下一个无愧于生命的大写的人字!


  ◆ 编辑语丝——育人不该有“模式”

  劳 云

  笔者在编发一些有关违纪、违规、违章、违法,乃至违悖人性的稿件时,在作者的“对策”、“建议”、“反思”中,都提及了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改造问题。而在这些“对策”、“建议”和“反思”中,又众口一辞地提到育人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只有共性,没有个性。
  作为每一个社会人,都有不同的个性。而对待不同个性的每一个人,又怎么可以采用同一的途径和手段对他施教呢?
  作为法制、法规不断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主义中国,对待犯罪人员的处分时,不外乎批评教育、刑拘、坐牢、乃至处决,除此无他。但笔者在一则国外法制资料的报道中,却看到了“另类”内容:
  有个多次制造抢劫案,并在一次抢劫中射伤了一名警察的法国男子拉普兰奇,在监狱中刻苦攻读法律知识。出狱后,通过考试,获得了法律博士的学位,并在法国圭亚那地区,开始了他的大学执教生涯。最终获得了律师的资格,不久的将来,他将穿上黑色长袍,坐镇法庭,成为名符其实的律师中的一员。
  可以设想,假如拉普兰奇生在中国,又犯下了难以饶恕的重罪,即使他有弃恶从善的决心和信心,并在狱中刻苦攻读法律书籍,但他能成为法学博士并以律师的身份坐上威严的法庭执行政务吗?!
  笔者无知,但敢对此做出肯定的回答:否!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拉普兰奇充其量也只不过可以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一纸无足轻重的大专或大本文凭。如果有幸,再谋个非国营单位的打工角色,混一碗饭吃。至于博士、律师等头衔,他干脆连想都别想!
  倘若我们也能抛弃“形成合力”这类空泛而又无力的帮教模式式,采取因人而宜的“拉普兰奇”的有效措施,能否使更多的失足者弃暗投明、重新列队在“人”的行列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