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睡觉、自主阅读是孩子权利
玩、睡觉、自主阅读是孩子权利
几乎没有玩的时间
调查:20%的少年儿童感到几乎没有玩的时间;80%每天玩的时间不足一小时;60%的孩子反映,双休日主要内容是家教、补习班和做作业,而体锻和家务劳动几乎为“零”。
实例:初一学生栋栋的暑期作息表让人“大开眼界”:周一、周三、周五上午补习英语,下午参加数学辅导班;周二、周四上午听“如何写记叙文”讲座,下午补习数学;周一至周五晚饭后,准备“少儿通用英语等级考试”;周六一整天到少年宫学素描,周日上午跟爸爸学英语。此外,每天上午8点起床,听一个小时新闻。
栋栋说,这是爸爸定的“规矩”,本来周日下午是休息时间,可是上学期生物成绩退步,爸爸要利用这段时间给他进行生物家教。“我成了班里第一个‘四大名补’,要补习四门功课。”
平时爱玩什么?栋栋吐出两个字:足球。“但要我测验成绩好,虹口足球场又有比赛,爸爸才会带我去看。”可是,这种几率很低,一年只有两三次。栋栋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月,收集了一套足球明星玩偶,并画了一个足球场,放在写字台上。平时,他仅利用家教补课的10分钟休息时间,摆弄玩偶布阵,就算“玩”足球了。
作息情况令人担忧
调查:上海少年儿童的作息情况令人担忧,近60%每天睡眠在8小时以下,其中13%仅为6至7小时,8%在6小时以下。
实例:这几天,14岁的小文每天都睡大觉:“我要把下个学期的觉,先全部睡完,开学就不会当‘瞌睡虫’啦。”小文就读于浦东某初级中学,从预备班开始,学校就有规定:每天上午7点到校,中午休息时间要自习,下午5点才放学。这意味着小文每天必须6点前起床,换二辆公交车去学校。小文告诉记者,“有时,早晨实在困极了,坐上车就一路睡到‘苏州’,好几次是别人叫醒我的。”她还常常在中午自习时睡着了,为了避免“出洋相”,她只好站着看书。
这学期小文要升初三了,“作业一定布置得比小山还高,也许一天只能睡6个小时。”小文愁眉苦脸地扳着手指。
向往“自主阅读”
调查:57.9%的家长认为孩子要不断学习,36.7%的家庭自我评价已经成了学习性家庭;但有20%的孩子认为,平时不能读自己喜欢的东西,很想“自主阅读”
实例:前段时间,《哈利·波特》迷住了一大批中小学生,可家长和老师却把它列为“禁书”。卢湾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小强和3位伙伴有个“秘密计划”,将零用钱凑起来合买一套《哈利·波特》,买来书的那天他们兴奋了整整一晚上。“可我们花了一年才将这本书看完,平时只能睡觉前看一点,爸爸妈妈不在时看一些,上厕所时看一会。”小强问记者:“为什么大人不允许我们看这么有趣的书?”
青少年问题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们对“三大权利”的要求都指向同一问题:学习压力大,自主空间少。孩子只有在“我想学”的主动学习情绪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能算“无效学习时间”。家长们应该及时补上“时间管理”一课,把孩子们的休息、娱乐和学习时间相对穿插。“我想玩”、“我好困”、“我要自主阅读”,孩子们的要求,做老师的、做家长的,真的要认真倾听。
- 家长有必要“陪伴”孩子全程学习吗
- 从“问题孩子”到阳光少年
- 专家给全托父母的贴心建议
- 警惕家教唯智化倾向 关键是教孩子“学会做人”
- 家教成功的奥秘 尊重孩子的个性
- 高考临近家长不要瞎帮忙
- 容易让孩子走上歧途四种类型家庭的方法
- 最易染网瘾的5类孩子
- 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成功家教
- 奥斯本的成功对家教的启示
- 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 孩子跌倒了怎么办最好
- 怎样教育您的孩子正确上网
- 正确衡量孩子潜质的相关知识
- 促进幼儿表演能力发展的教案:森林里的聚会
- 早期阅读------爸爸气球和妈妈气球
- 春天的滋味_小学生作文:四年级
- 大班社会教案《走进小学》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玩玩填空题》
- 大班语言活动不要再笑了裘裘教案反思
- 幼儿园教案小班社会《快乐宝贝》反思
- 农业产品朋友圈文案35句
- 销售家居营销朋友圈文案34句
- 伤心透顶的微信名字424个
- 新注册公司名称大全9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