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教唯智化倾向 关键是教孩子“学会做人”
警惕家教唯智化倾向 关键是教孩子“学会做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受到的影响可以让人一生都有磨灭不掉的深刻印迹,因此,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家教不等同开发智力
现在有很多家长误认为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对传播知识,开发智力抓得很紧,将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家长不惜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极有耐心地教孩子、陪孩子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教育却没有注意,忽略对孩子的人格培养。很多的家长在理性认识上,也都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赞成对孩子施加学业压力,崇尚“分数决定论”。
正是这种偏差的存在,导致孩子在道德发展、心理素质、劳动观念、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综合素质低,责任感不强,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自理能力差,道德观念贫乏甚至犯罪。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家长文化素质、家庭教育观念问题和社会环境因素等。
教子先要教己
家长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家长要自觉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自我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也可以向专家咨询,阅读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书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教育不讲流行
作为家长,面对教育子女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要有耐心、决心和教育机智,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去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不应追赶社会潮流,盲目随从。
家长应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有科学、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让他们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家长进行的教育不应是“超前教育”,更不是“定向教育”或“智力教育”。时代在发展,不管世间万物如何变化,它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对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也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孩子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他们所要掌握的是更多的基础知识,我们所要做的是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不是某一侧面的片面发展。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家长应有一种平淡平静的心态。在家庭教育保持合理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所以,要使孩子学习安心静心,家长必须首先自己要头脑清醒,去掉过多的功利目的和色彩,重温家庭教育乃至教育的内涵和真谛,家长应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冷静,少一点急躁;多一些自然,少一些功利。
家教不要“越界”
家庭教育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知识、思想、品德、生理、心理、生活、技能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品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成功之处。但家长仍然不能擅自扩大家庭教育的范畴,尤其不宜把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转移到家庭来完成,家庭教育虽有知识方面的教育,但实质上是生活常识,而学科性的知识教育主要在学校完成。
当然,家庭也要做一些配合性的工作,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巩固和扩充知识,着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上,不能重点放在增设学习的科目和作业的数量上。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孩子“学会做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使孩子有正义感、责任心、义务感、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勤俭节约、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因此,在教育内容上要力求丰富全面,重视孩子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要灵活多样,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子女成长至关重要。(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
- 专家给全托父母的贴心建议
- 每天花一个小时陪孩子一起读书——倡导一种新的家教模式
-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浓缩为六句话
- 高考临近家长不要瞎帮忙
- 中国父母常犯的错误和相关办法
- 不要让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变成爱的伤害
- 聪明的父母请不要对孩子这样说
-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孩子跌倒了怎么办最好
- 少子时代如何让儿童更幸福第四篇
- 关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
- 教育中的轻道德重智力 四成小学生崇拜黑客
- 心理专家为上学不适的中小学生家长支招
- 当代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
- 小班音乐游戏:捉螃蟹
- 六一儿童节黑板报内容资料
- 2007最佳中考满分作文--天津卷
- 2007高考满分作文:山的那边(福建)
- 32《猪八戒吃西瓜》第二课时
- 小班社会故事教案《大家来排队》反思
- 教学设计小班社会活动《动物游泳池》反思
- 中秋节活动方案——《快乐过中秋》反思
- 教孩子学会“做人”
- 父母向孩子道歉,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
- 关于韩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狮子型育儿法” (二)
- 培养孩子从小事起 随时随地,教孩子学会“想”
- 让孩子学会掌握旋律起伏变化的教案:大家来看灯
- 教和孩子学会向别人表达自己感情的综合教案
- 教孩子学会关心别人的主题教案
- 幼师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爱心:促进让孩子学会“爱”
- 关于孩子们家庭生活的教案 家里的烦人事教案
- 关于向“谁”学的教案 教学设计
- 关于可爱的家乡人的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 关于学做“小雄鹰”的教案 教学设计与点评
- 关于做个“快乐鸟”的教案 教学设计与点评
- 关于小学教学 优化课堂“对话” 提高课堂效益
- 关于小学教学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