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 古诗登鹳雀楼古朗月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课文 古诗登鹳雀楼古朗月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课文 古诗登鹳雀楼古朗月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25.古诗两首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投影仪、字词卡、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 导入

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读题

2、 学习“登”的偏旁以及偏旁的笔顺;学习“楼”字

二、 理解题意

1、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 整理问题:

①谁登鹳雀楼?

②鹳雀楼在哪里?什么样子?

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④鹳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 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 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

5、 理解登鹳雀楼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 师范读古诗。

2、 生自读生字、课文。

3、 抽读生字词。

4、 指名读古诗。

四、学习第一句

1、 板书第一句

2、 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诗中哪个字是太阳的意思?

3、 比较黑板上画的太阳和图片上的太阳有什么不同?“白日”的意思就是指傍晚的太阳。哪个字的意思是“没了、完了”?

4、 理解“依”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5、 连起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傍晚的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了。)

6、 指导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二句

1、 出示第二句

2、 看图片上的黄河,说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黄河是怎样的?(气势磅礴)黄河里的水滚滚流动到哪里?哪个字是“到”的意思?

3、 说说第二句的诗意。

4、 指导读出黄河奔流的气势。

5、 齐读第一、第二句并连起来说这两句的意思。

六、学习第三、第四句

1、出示诗句。

  2、看图理解:诗人站在哪层楼?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怎么样?(移动诗人的位置。)

  3、诗里哪个字的意思是“想要”(欲),“穷”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师解释“千里目”:很远很远的地方。“更”是什么意思?

5、 学生讨论诗意: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6、 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

七、巩固

1、 齐读古诗

2、 前两句所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法。

3、 欣赏歌曲《登鹳雀楼》。

4、 师范背古诗。

5、 游戏:“才富小考场”,赛题内容:题目意思,古诗意思,带点字意思,作者……(略)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七、 作业

1、朗读背诵诗歌

2、把诗的意思说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古朗月行

白日依山尽,              小时不识月,

黄河入海流。              呼作百玉盘。

欲穷千里目,              又疑瑶台镜,

更上一层楼。              飞在青云端。